1:10000比例尺土地利用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分析

被引:23
作者
周伟 [1 ,2 ]
钟星 [1 ]
袁春 [1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2]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分类; 景观指数; 粒度效应; 1:10000比例尺;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10.11.005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基于鹤峰县1:10000土地利用数据,对土地利用数据的景观指数类型及景观水平的粒度效应进行分析。研究方法:GIS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应用。研究结果:在类型水平上,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较明显,随粒度的变粗,景观指数可归为单调下降、不规则变化和基本无变化3类;粒度响应最敏感的景观指数为斑块密度;裸地和水田是对粒度响应最敏感的两种土地覆盖类型。在景观水平上,除斑块密度外,其他景观指数粒度效应不明显,斑块密度和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的粒度响应最强烈,丰富度指数则最弱。研究结论:粒度效应与所选粒度的变化范围、数据聚合方式、分析景观类型的多少、比例尺的不同都有很大的关系,更深层次的研究需要考虑更加全面。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粒度变化对上海市景观格局分析的影响 [J].
孟陈 ;
李俊祥 ;
朱颖 ;
吴彤 ;
肖志坚 ;
张国科 .
生态学杂志, 2007, (07) :1138-1142
[2]   晋西黄土丘陵县域景观格局分析 [J].
张树华 ;
王百田 .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02) :249-251
[3]   泾河流域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分析 [J].
杨丽 ;
甄霖 ;
谢高地 ;
陈操操 .
资源科学, 2007, (02) :183-187
[4]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覆盖景观特征的粒度效应 [J].
龚建周 ;
夏北成 ;
李楠 ;
郭泺 .
生态学报, 2006, (07) :2198-2206
[5]   潼南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J].
何丙辉 ;
徐霞 ;
辜世贤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5, (05) :134-137
[6]   黄土丘陵县域尺度整体景观格局分析 [J].
焦峰 ;
温仲明 ;
王飞 ;
张晓萍 ;
杨勤科 ;
李锐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2) :167-170
[7]   长泰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及对策 [J].
周月梅 ;
陈志强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98-102
[8]   县域人类活动与景观格局分析 [J].
吕一河 ;
陈利顶 ;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2004, (09) :1833-1838
[9]   粒度效应对城—乡过渡区景观格局分析的影响 [J].
国庆喜 ;
肖少英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4, (02) :49-51
[10]   空间粒度变化对景观格局分析的影响 [J].
申卫军 ;
邬建国 ;
林永标 ;
任海 ;
李勤奋 .
生态学报, 2003, (12) :2506-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