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对不同玉米幼苗生长及根际磷素转化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沙晓晴 [1 ]
王西志 [1 ]
魏新燕 [2 ]
石二国 [3 ]
彭正萍 [1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2]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3] 河北省阳原县农牧局
关键词
磷; 玉米; 根系形态; 转化; 生理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利用玉米遗传潜力,节约磷矿资源,采用土壤盆栽和根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高磷和低磷水平下2杂交玉米幼苗生长、根系形态、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生理特性和微生物数量变化。结果表明:与高磷相比,低磷降低2玉米的株高、总绿叶面积、地上部干重和磷含量、根干重和磷含量,增加了根冠比,降低土壤pH值,促进土壤磷酸酶活性,减少细菌数量和速效磷含量。与非根际土比,根际土的pH、磷酸酶活性和速效磷含量均降低,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增加,与供磷水平无关。玉米的生物量和磷含量均与根长、根表面积、根际土的pH、细菌数量间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根干重无关,说明根系形态、土壤pH、细菌数量是影响土壤磷素转化和高效吸收的重要因素。与‘冀单28’比,‘蠡玉16’具有优势株高、总绿叶面积、植株干重和磷含量,较大的根长、根表面积、根冠比和较多的细菌数量是该品种高效吸收磷的重要生理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密植条件下玉米冠根生长抑制的因果关系 [J].
严云 ;
廖成松 ;
张福锁 ;
李春俭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2) :257-265
[2]   磷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生长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J].
袁硕 ;
彭正萍 ;
史建霞 ;
王艳群 ;
薛世川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0, (01) :25-28+80
[3]   玉米杂交种对缺磷反应的生理机制及基因型差异 [J].
袁硕 ;
彭正萍 ;
沙晓晴 ;
王艳群 .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01) :51-58
[4]   耕层施磷对土壤剖面深层累积NO3--N运移及后效的影响 [J].
袁丽金 ;
巨晓棠 ;
刘新宇 ;
张丽娟 ;
王珏 .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 (11) :3940-3946
[5]   磷水平对不同基因型玉米苗期磷吸收利用的影响 [J].
张可炜 ;
李坤朋 ;
刘治刚 ;
张举仁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5) :795-801
[6]   土壤磷钾供应能力研究 [J].
彭正萍 ;
李迎春 ;
薛世川 ;
马峙英 ;
高菲 ;
姜孟辉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7, (02) :57-60
[7]   不同质地土壤玉米根际生物活性研究 [J].
李潮海 ;
王小星 ;
王群 ;
郝四平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2) :412-418
[8]   不同耐低磷基因型玉米磷营养特性研究 [J].
张丽梅 ;
贺立源 ;
李建生 ;
徐尚忠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5, (01) :110-115
[9]   玉米苗期根系生长与耐低磷的关系 [J].
米国华 ;
邢建平 ;
陈范骏 ;
刘向生 ;
刘燕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5) :468-472
[10]   供磷水平对不同磷效率玉米氮、钾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J].
李绍长 ;
胡昌浩 ;
龚江 ;
杨管印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3) :237-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