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武山铜矿南矿带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66
作者
李进文 [1 ]
李旭辉 [2 ]
裴荣富 [1 ]
梅燕雄 [1 ]
王永磊 [1 ]
屈文俊 [3 ]
黄修保 [1 ]
臧文栓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江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西北大队
[3]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4]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Re-Os同位素; 辉钼矿; 成矿年龄; 成矿对比; 武山铜矿; 江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首次运用Re-Os同位素定年法对武山铜矿南矿带的辉钼矿进行年龄测试,测得5件样品的模式年龄变化于144.0~145.7Ma,等时线年龄为146.4±2.6Ma,与花岗闪长斑岩145±3.9Ma的SISM法年龄值相吻合,表明武山铜矿南矿带成矿与晚侏罗世中酸性岩浆活动关系密切。该矿床北矿带层状、似层状硫化物型矿体曾经历海西期海底喷流-沉积成矿,而燕山期岩浆期后热液叠加改造对其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即武山铜矿最终形成于晚侏罗世。以矽卡岩型-(似)层状硫化物型矿化为主的武山铜矿稍早于同属九-瑞矿集区、以斑岩型-(似)层状硫化物型矿化为主的城门山铜矿形成,由于其成矿伴随着下扬子地区岩石圈的大规模减薄事件,成矿时间差很可能是导致两者矿化特征差异的重要原因。武山铜矿及九-瑞矿集区与铜陵、安庆和鄂东南矿集区的成岩成矿时代高度一致,它们是在统一的构造-岩浆作用过程中、与燕山期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801 / 80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鄂东南地区Cu-Au-Mo-(W)矿床的成矿时代及其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探讨: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
    谢桂青
    毛景文
    李瑞玲
    张祖送
    赵维超
    屈文俊
    赵财胜
    魏世昆
    [J]. 矿床地质, 2006, (01) : 43 - 52
  • [2] 江西武山和永平铜矿含矿花岗质岩体锆石SIMS U-Pb年代学
    丁昕
    蒋少涌
    倪培
    顾连兴
    姜耀辉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5, (03) : 383 - 389
  • [3] 安徽铜陵大团山铜矿床层状矽卡岩矿体中辉钼矿Re-Os年龄测定及其地质意义
    梅燕雄
    毛景文
    李进文
    杜安道
    [J]. 地球学报, 2005, (04) : 327 - 331
  • [4] 铜陵矿集区成矿流体系统时限的初步厘定
    蒙义峰
    杨竹森
    曾普胜
    徐文艺
    王训成
    [J]. 矿床地质, 2004, (03) : 271 - 280
  • [5] 安徽铜陵矿集区燕山期岩浆流体系统时空结构及成矿
    曾普胜
    杨竹森
    蒙义峰
    裴荣富
    王彦斌
    王训诚
    徐文艺
    田世洪
    姚孝德
    [J]. 矿床地质, 2004, (03) : 298 - 309
  • [6] 安徽铜陵新桥铜-硫-铁-金矿床中石英闪长岩和辉绿岩锆石SHRIMP年代学及其意义
    王彦斌
    刘敦一
    蒙义峰
    曾普胜
    杨竹森
    田世洪
    [J]. 中国地质, 2004, (02) : 169 - 173
  • [7] 长江中下游地区铜金(钼)矿Re-Os年龄测定及其对成矿作用的指示
    毛景文
    Holly STEIN
    杜安道
    周涛发
    梅燕雄
    李永峰
    藏文栓
    李进文
    [J]. 地质学报, 2004, (01) : 121 - 131
  • [8] 武山铜矿北矿带黄铁矿的成因矿物学研究
    崔彬
    杨明银
    詹朝阳
    [J]. 地质与勘探, 2002, (05) : 44 - 48
  • [9] 下扬子克拉通岩石圈减薄事件与长江中下游Cu-Fe成矿带
    邓晋福
    吴宗絮
    [J]. 安徽地质, 2001, (02) : 86 - 91
  • [10] 江西武山侵入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的成矿特征
    孟良义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6) : 509 - 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