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注射分离-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底泥中生物可利用态Cr(Ⅵ)和Cr(Ⅲ)

被引:11
作者
王畅 [1 ]
谢文兵 [2 ]
刘杰 [2 ]
刘剑彤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国家电化学和光谱研究分析中心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原子吸收光谱法; 形态分析; 铬; 底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2 [水质监测]; O657.3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
学科分类号
0804 ; 082803 ; 070302 ; 081704 ;
摘要
湖泊底泥中生物可利用态铬是对湖泊生态环境最有影响的铬赋存形态,分别用弱有机酸或螯合缓冲剂对底泥中生物可利用态铬进行萃取分离。在流动注射系统中,分别以串联在流路中阴、阳离子交换微型柱分离,NH4NO3+抗坏血酸和H2SO4两种洗脱液同时逆向洗脱,实现了对底泥可利用态铬中Cr(Ⅵ)和Cr(Ⅲ)同时在线分离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交换时间2min,洗脱50s,Cr(Ⅵ)和Cr(Ⅲ)回收率分别为85.4%94.8%和96.7%106%。本方法对实际样品中不同价态铬进行测定,铬回收率可达95%。Cr(Ⅵ)和Cr(Ⅲ)的检出限和最大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9μg/L、6.4%和2.7μg/L、3.5%。
引用
收藏
页码:451 / 45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流动注射在线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Cr(Ⅲ)和Cr(Ⅵ)的形态 [J].
康维钧 ;
梁淑轩 ;
哈婧 ;
申世刚 ;
孙汉文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3, (03) :572-575
[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方法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J].
陈杭亭 ;
曹淑琴 ;
曾宪津 .
分析化学, 2001, (05) :592-600
[3]   重金属形态与生物毒性及生物有效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J].
刘清 ;
王子健 ;
汤鸿霄 .
环境科学, 1996, (01) :89-92
[4]   流动注射在线富集分离-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体中的铬(Ⅲ)和铬(Ⅵ) [J].
孔庆安 ;
吴奇藩 ;
郭璇华 .
分析化学, 1996, (0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