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级医院连续4年血培养分离菌构成及耐药性

被引:13
作者
白书媛 [1 ,2 ]
闵嵘 [1 ]
张丽丽 [1 ]
张红艳 [1 ]
王育英 [1 ]
王培昌 [1 ]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 北京市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血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 医院感染;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抗菌药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5 [微生物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208 ;
摘要
目的了解血培养病原体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门诊及住院患者血培养标本分离的非重复病原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70株血培养病原体中,革兰阴性杆菌306株(45.67%),革兰阳性球菌329株(49.11%),真菌35株(5.22%);检出率居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3.88%)、大肠埃希菌(19.40%)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2.98%)。药敏结果显示,血流感染的多重耐药葡萄球菌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耐药率为0~20.34%)高。革兰阴性杆菌(不动杆菌属除外)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0~27.27%;耐药率最高的革兰阴性菌为不动杆菌属。血培养真菌分离率较高的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38%)及白假丝酵母菌(1.79%)。结论早期送血培养做病原学检查,重视血培养分离的多重耐药菌株并加强监测,可及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8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Mohnarin 2010年报告:血流感染细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J].
魏泽庆 ;
沈萍 ;
陈云波 ;
肖永红 ;
李兰娟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 (03) :465-470
[2]   2001-2010年血培养病原菌变迁及耐药性分析 [J].
刘彩林 ;
孙自镛 ;
朱旭慧 ;
李丽 ;
张培 ;
陈中举 ;
田磊 ;
王斌 ;
朱琴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 (03) :624-626
[3]   真菌菌血症相关危险因素及药敏试验分析 [J].
商鸣宇 ;
李京明 ;
高元明 ;
刘双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 (02) :304-306
[4]   血培养菌谱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J].
刘晔华 ;
穆红 ;
张坚磊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13) :2807-2809
[5]   Mohnarin 2009年度报告:血标本来源的细菌耐药监测 [J].
薛峰 ;
吕媛 .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1, 27 (05) :352-356
[6]  
Nosocomial bloodstream infections due to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 Acinetobacter pittii and Acinetobacter nosocomialis in the United States.[J].Hilmar Wisplinghoff;Tobias Paulus;Marianne Lugenheim;Danuta Stefanik;Paul G. Higgins;Michael B. Edmond;Richard P. Wenzel;Harald Seifert.Journal of Infection.2011, 3
[7]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clinical course of adult patients with nosocomial bloodstream infections caused by Candida spp. [J].
Wisplinghoff, H ;
Seifert, H ;
Wenzel, RP ;
Edmond, MB .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 2006, 12 (02) :170-177
[8]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 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