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用灰色聚类关联分析法对水环境质量的评价
被引:20
作者
:
王清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环境科学系
西北大学环境科学系
王清芬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伯铎
[
1
]
马俊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环境科学系
西北大学环境科学系
马俊杰
[
1
]
王文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环境科学系
西北大学环境科学系
王文春
[
1
]
冯护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咸阳市环境保护局
西北大学环境科学系
冯护国
[
2
]
王秋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咸阳市环境保护局
西北大学环境科学系
王秋侠
[
2
]
机构
:
[1]
西北大学环境科学系
[2]
咸阳市环境保护局
来源
:
环境工程
|
2008年
/ 03期
关键词
:
灰色聚类关联分析法;
水环境质量评价;
渭河咸阳段;
D O I
:
10.13205/j.hjgc.2008.03.023
中图分类号
: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将灰色聚类关联分析法应用于水环境质量评价中,介绍评价方法和步骤。并用该方法对渭河咸阳段兴平、南营、铁路桥、中隆4个监测断面2005年的水质监测结果进行评价。根据关联度判断出4个监测断面水质皆为Ⅴ类水质,水质优劣次序为:南营>兴平>中隆>铁路桥。根据关联系数分析出每个断面污染较严重的因子。对渭河咸阳段4个监测断面水质的评价结果,可为渭河咸阳段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2+95+4 +9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用灰色聚类法对长江镇江段水环境质量的评价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储金宇
柴晓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柴晓娟
[J].
人民长江,
2006,
(11)
: 76
-
78
[2]
渭河流域地表水资源未来变化趋势分析
刘引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地理科学与环境工程系
刘引鸽
郭叶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地理科学与环境工程系
郭叶红
卫旭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地理科学与环境工程系
卫旭东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军林
[J].
水土保持通报,
2005,
(05)
: 85
-
88
[3]
渭河咸阳段水质分析及污染治理策略
陈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陕西西安
陈渝
[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5,
(02)
: 55
-
58
[4]
灰色聚类法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光影
华德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华德尊
[J].
北方环境,
2005,
(02)
: 84
-
86
[5]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灰色聚类分析
郑建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宁波大学理工学院
郑建青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09)
: 40
-
41
[6]
用灰色聚类法对荔湾湖水质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
朱庆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朱庆峰
廖秀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廖秀丽
陈新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陈新庚
张淑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张淑娟
[J].
中国环境监测,
2004,
(02)
: 47
-
50
[7]
灰色聚类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赵志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乐山市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赵志坚
[J].
四川环境,
1997,
(03)
: 50
-
52
[8]
灰色聚类关联分析法及其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肖新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基础部
肖新平
[J].
环境科学进展,
1997,
(04)
: 57
-
63
[9]
刘思峰等著.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0]
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S].
←
1
→
共 10 条
[1]
用灰色聚类法对长江镇江段水环境质量的评价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储金宇
柴晓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柴晓娟
[J].
人民长江,
2006,
(11)
: 76
-
78
[2]
渭河流域地表水资源未来变化趋势分析
刘引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地理科学与环境工程系
刘引鸽
郭叶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地理科学与环境工程系
郭叶红
卫旭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地理科学与环境工程系
卫旭东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军林
[J].
水土保持通报,
2005,
(05)
: 85
-
88
[3]
渭河咸阳段水质分析及污染治理策略
陈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陕西西安
陈渝
[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5,
(02)
: 55
-
58
[4]
灰色聚类法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光影
华德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华德尊
[J].
北方环境,
2005,
(02)
: 84
-
86
[5]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灰色聚类分析
郑建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宁波大学理工学院
郑建青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09)
: 40
-
41
[6]
用灰色聚类法对荔湾湖水质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
朱庆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朱庆峰
廖秀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廖秀丽
陈新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陈新庚
张淑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张淑娟
[J].
中国环境监测,
2004,
(02)
: 47
-
50
[7]
灰色聚类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赵志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乐山市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赵志坚
[J].
四川环境,
1997,
(03)
: 50
-
52
[8]
灰色聚类关联分析法及其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肖新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基础部
肖新平
[J].
环境科学进展,
1997,
(04)
: 57
-
63
[9]
刘思峰等著.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0]
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S].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