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市40年来温度和降水变化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孙宏勇
胡春胜
张喜英
陈素英
裴冬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农业生产;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2 [农业气候];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对三河市1960~2002年气温和降水等气象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气温以每年0.04℃的速度上升,且不同季节的变化亦不同,冬季增温最明显,夏季最小,春秋季居中;积温也呈增加趋势,增加趋势总积温>0℃以上年积温>10℃以上年积温。降水年季变化有一定的减少,5年时段变化20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减少了150mm,且降水减少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夏玉米生长季节,同时降水的变化对冬小麦的种植和生长有一定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7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太行山前平原地下水动态及超采原因分析 [J].
胡春胜 ;
张喜英 ;
程一松 ;
裴冬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2, (02) :89-91+95
[2]   太行山山前平原浅层地下水位动态分析——以河北省栾城县为例 [J].
张永强 ;
刘昌明 ;
沈彦俊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1, (02) :42-44
[3]   江西省近几十年气温变化及对农业的影响 [J].
黄淑娥,王保生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4) :437-441
[4]   新余市30年气温化趋势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J].
易德军 ;
付文兵 .
江西气象科技, 1994, (03) :25-27+35
[5]   气候变化对北京地区小麦玉米两熟种植制度的影响 [J].
程延年 .
华北农学报, 1994, (01) :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