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08年某福利院手足口病暴发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研究

被引:27
作者
潘浩 [1 ,2 ]
朱叶飞 [1 ]
祁贤 [1 ]
张永杰 [1 ]
李亮 [1 ]
邓斐 [1 ]
吴斌 [1 ]
王慎骄 [1 ]
朱凤才 [1 ]
汪华 [1 ]
机构
[1]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科
[2]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序列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1 [小儿传染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2008年江苏省某福利院手足口病(HFMD)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方法对该福利院首起暴发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3个月的跟踪随访。实验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病毒,并用RD、Vero细胞分离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分离株,并对EV71分离株的VP1基因序列进行种系发生分析。结果该福利院首起暴发疫情发病数为21例,罹患率为20.0%;10份粪便标本分离出3株EV71病毒,其VP1基因序列分析表明为C4基因亚型,与安徽省阜阳地区08株的同源性在97.9%~100.0%之间。随访研究发现EV71病毒在疫情第1周即可通过粪便排毒,最长排毒期近10周。首起疫情发生2个月后,该福利院又暴发产生6例CA16病毒感染的病例,两起疫情均有3例发生潜伏期排毒,7名婴幼儿被发现机体同时存在两种病毒。结论该福利院先后两起疫情分别由EV71和CA16病毒引起。EV71分离株为C4基因亚型,同安徽省阜阳地区08株有较高的同源性。两种病毒在机体中存在潜伏期排毒、混合感染(或携带)和超长排毒期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339 / 34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肠道病毒71型的RT-PCR诊断及基因特征 [J].
崔爱利 ;
许文波 ;
李秀珠 ;
胡家瑜 ;
凌华 ;
唐伟 ;
杨智宏 ;
张燕 ;
陈立 ;
Hiroyuki Shimizu .
病毒学报, 2004, (02) :160-165
[2]   一起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手足口病爆发的调查 [J].
张爱香 ;
李燕婷 ;
张家琪 ;
吴寰宇 ;
李秀珠 ;
黄惠敏 ;
顾宝柯 ;
蒋杰辰 .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1, (12) :587-588
[3]   手足口病流行特点及其防治 [J].
何家鑫 ;
沈晓娜 .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1, (03) :22-24
[4]   我国深圳地区手足口病患者肠道病毒71型的分离与鉴定 [J].
何雅青 ;
杨帆 ;
李良成 ;
杨洪 ;
陈淑霞 ;
金奇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1999, (01) :83-84
[5]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laboratory assessment in an enterovirus 71 outbreak in southern Taiwan [J].
Li, CC ;
Yang, MY ;
Chen, RF ;
Lin, TY ;
Tsao, KC ;
Ning, HC ;
Liu, HC ;
Lin, SF ;
Yeh, WT ;
Chu, YT ;
Yang, KD .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002, 34 (02) :104-109
[6]  
Identification of enterovirus 71 isolates from an outbreak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with fatal cases of encephalomyelitis in Malaysia[J] . Sazaly AbuBakar,Hui-Yee Chee,Muhannad F. Al-Kobaisi,Jiang Xiaoshan,Kaw Bing Chua,Sai Kit Lam.Virus Research . 19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