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与北京大学法科存废之争

被引:3
作者
杨瑞
机构
[1]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民国初期; 蔡元培; 北京大学; 法科; 学术分校; 再造大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民国新立,在政制急速调整之下,大学学制亦变动不居,反映了国人再造大学迫切而游移不定的心态。1917年,主持北京大学的蔡元培决定停办法科,只保留文、理两科。此举遭致各方强烈反对,甚至激起学潮,并引发一场波及海内外的大讨论。学理与技术能否并存,应注重学理、专事学问,抑或务求实用、经世致用?分科应求全务广、综合共通,还是有所取舍、学术各为建制?这些问题均在讨论之列。究其根源,蔡元培的思想根植于欧洲中世纪以来的大学学术自由价值观,以研究为再造大学之急务,以争取学术自由及"为学问而学问"为旨趣,创生新文化与造成新学风,以引领中国现代社会发展。同时,学术分校也属因应社会纷争策略上的考虑。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20世纪30年代的文实之争[J] 张太原 近代史研究 2005, 06
[2]  
孟和文存[M] 陶孟和; 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1,
[3]  
王国维全集[M] 谢维扬; 房鑫亮; 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0,
[4]  
追忆蔡元培[M] 陈平原; 郑勇; 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5]  
中国现代教育史[M] 周予同; 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
[6]  
国家与学术的地方互动[M] 王东杰著; 三联书店 2005,
[7]  
傅斯年全集[M] [傅斯年著];欧阳哲生主编;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3,
[8]  
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 陈洪捷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9]  
中国大学十讲[M] 陈平原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10]  
胡适日记全编[M] [胡适著];曹伯言整理;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