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和谐是构建心理和谐的基础

被引:58
作者
许燕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
自我和谐; 心理和谐; 主观幸福感;
D O I
10.13262/j.bjsshkxy.bjshkx.2006.s1.014
中图分类号
B849 [应用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心理和谐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观幸福感是社会和谐的心理指标,心理和谐是健康心理的本质特征,表现为身心和谐、知情意的和谐、人格的和谐等。自我具有调节心理和谐的功能,自我和谐是人格和谐的核心特征,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延伸自我、创造自我则是自我和谐的四个构成要素。建立恰当的参照系、确立适当的期望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塑造积极的人生观是促进心理和谐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J].
陈姝娟 ;
周爱保 .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 (03) :214-217
[2]   广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J].
郑雪 ;
严标宾 ;
邱林 .
心理学探新, 2001, (04) :46-50
[3]   快乐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J].
辛自强 ;
池丽萍 .
心理学报, 2001, (05) :442-447
[4]   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 [J].
吴明霞 .
心理学动态, 2000, (04) :23-28
[5]   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辨析 [J].
刘艳 .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6, (03) :46-48
[6]   主观幸福感概述 [J].
段建华 .
心理学动态, 1996, (01) :46-51
[7]  
人格——绚丽人生的画卷[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许燕编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