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三角洲亚相定量划分的思考

被引:15
作者
鄢继华
陈世悦
程立华
机构
[1]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扇三角洲; 沉积亚相; 定量划分; 水槽实验;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4.03.010
中图分类号
P343.5 [河口、三角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沉积相的定量划分一直是沉积学中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水槽实验发现扇三角洲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向前缘和侧缘前积、向上加积的过程 ,加积层和前积层分别代表了扇三角洲的平原部分和前缘部分。从剖面上来看 ,自扇三角洲根部至前端 ,平原部分的厚度逐渐减薄 ,而前缘部分的厚度则逐渐增厚。提出以剖面上前积层和加积层厚度相等的点作为扇三角洲平原与前缘亚相的厘定界限 ,由此可以解决扇三角洲平原与前缘亚相在平面上的定量划分问题。根据陡坡带扇三角洲模拟实验发现 ,剖面上前积层厚度与加积层厚度相等的点随着扇体的生长而不断变化 ,但平原部分与扇体延伸长度的比值λ保持不变 ,只受原始地形坡度α和扇面坡角 β的影响。扇面坡角 β是一个经验值常数 ,因此 ,在勘探过程中 ,只要通过地层倾角测井求出原始地形坡度α ,再根据地震剖面或单井资料统计确定扇体的延伸长度 ,就可以计算出前缘亚相的分布范围 ,从而为预测油气勘探的有利相带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43 / 4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扇三角洲形成过程及演变规律 [J].
张春生 ;
刘忠保 ;
施冬 ;
贾爱林 .
沉积学报, 2000, (04) :521-526+655
[2]   东营凹陷北带砂砾岩扇体勘探技术与实践 [J].
孔凡仙 .
石油学报, 2000, (05) :27-31+6
[3]   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岩相古地理学方法论 [J].
冯增昭 .
沉积学报, 1992, (03) :70-77
[4]  
沉积学实验方法和技术.[M].操应长;姜在兴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5]  
沉积学原理.[M].赵澄林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6]  
油区岩相古地理.[M].赵澄林等编著;.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
[7]  
含油气盆地分析.[M].陆克政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
[8]  
现代河湖沉积与模拟实验.[M].张春生;刘忠保著;.地质出版社.1997,
[9]  
沉积环境和沉积相.[M].王良忱;张金亮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10]  
扇三角洲模式.[M].王寿庆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