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壤的砖红壤化和灰化问题

被引:3
作者
朱鹤健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
关键词
红壤区; 砖红壤化; 土壤分类; 灰化;
D O I
10.19336/j.cnki.trtb.1980.05.01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当前对红壤的生成和分类的认识,十分混乱。过去,有的强调植被的影响,将红壤分为红壤性生草灰化土、红壤性草甸土、红壤性幼年土;有的分为红色森林土、红色灌木草原土、红色草甸土、红色干旱草原土。1955年全国土壤分类方案中将我国红壤分为砖红壤、红壤和灰化红壤。新近《中国土壤》一书中,把红壤系列分为红壤、砖红壤性红壤(赤红壤)和砖红壤三个土类(在红壤中出现了暗红壤,不见了灰化红壤),它们分别是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的代表性土壤。从红壤通过过渡型的砖红壤性红壤而到砖红壤,顾名思义可以看出砖红壤化作用是在不断加强。那末什么是砖红壤化作用?具体指标是什么?有没有灰化红壤?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希望能展开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1+45 +4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西南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土壤形成和垂直地带分布的某些规律 [J].
C.B.佐恩 ;
王军 .
土壤学报, 1960, (01) :33-40
[2]   格鲁吉亚和中国南部红色风化壳上土壤发育的一些问题 [J].
C.B.佐恩 ;
陈恩健 ;
龚子同 .
土壤学报, 1958, (01) :44-53
[3]   中国红壤的化学性质 [J].
李庆逵 ;
张效年 .
土壤学报, 1957, (01) :78-96
[4]   关于华南土壤发育和分布规律的认识 [J].
黄瑞采 .
土壤学报, 1953, (03) :137-147
[5]  
中国土壤[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主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