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高粱抗蚜基因分子标记的建立
被引:13
作者:
李玥莹
赵姝华
杨立国
刘世强
机构:
[1] 沈阳师范大学化学生命科学学院
[2]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3] 沈阳农业大学
来源:
关键词:
高粱;
抗蚜基因;
BSA;
RAPD;
SCAR;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4 [高粱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BSA法 ,应用RAPD技术筛选 5 0 0个随机引物 ,共扩增出 16 14条DNA谱带 ,其中有OPA 0 1、OPP 0 9、OPP 14、OPH 19、OPN 0 8、OPN 0 7、OPN 2 0、OPY 14、OPS 2 0、OPJ 0 6十个引物在抗感池间扩增出了多态性谱带。分析表明 ,132株后代中 ,OPN 0 772 7有 4株重组 ,OPN 0 83 73 有 8株重组 ,OPY 14 60 0 有 12株重组 ,重组率为 3 0 %、6 1%和 9 1% ,换算为图距单位为 3 2cM、6 5cM和 11 7cM。其中OPN 0 83 73 、OPN 0 772 7与抗蚜基因紧密连锁。将这两个引物扩增出的RAPD片段回收、纯化、克隆、测序。结果表明 :两片段长分别为 72 7bp和 373bp。将这两个标记命名为OPN 0 772 7和OPN 0 83 73 。根据测序结果设计 2对特异性引物 ,进行特异性扩增 ,将RAPD标记成功地转化为SCAR标记。同时构建了抗蚜基因的连锁群。
引用
收藏
页码:534 / 540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