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北部异常SKS分裂成因的初步探讨——被熔体强化的岩石圈各向异性

被引:13
作者
杨晓松
金振民
马瑾
E. Huenges
F. Schilling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系
[2]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物理开放实验室
[3]
[4] GeoForschungsZentrum Potsdam
关键词
SKS分裂; 熔体定向分布; 晶格优选方位; 各向异性;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3 [大地构造物理学、岩组学(构造岩石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当人们试图解释青藏高原异常的剪切波分裂成因时 ,以下的问题让人们感到困惑 :( 1 )为什么异常大的SKS分裂延时 ( 1 .91— 2 .4s)出现在青藏高原北部Sn波缺失区 ;( 2 )为什么分裂延时突变 ( 1 .47s和 1 .0 9s)出现在Sn波缺失区的边缘 ;( 3)为什么快波极化方向(FPD)与地表大规模的构造走向之间存在约 2 0°— 30°的偏差 .本文在综合分析流变学实验和岩石物理学实验研究成果、青藏高原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 ,提出青藏高原北部地震波各向异性受岩石圈地幔主要矿物的晶格优选方位 (LPO)和熔体的定向分布 (MPO)的双重控制 ,并模拟计算了MPO对青藏高原北部岩石圈地幔各向异性强度的贡献 .研究结果表明 ,由MPO强化的青藏高原北部岩石圈地幔各向异性强度可达 1 0 % ,相应的各向异性层厚度平均为 94km .该结果为研究区SKS分裂的成因解释以及造山带深部地质过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约束条件 .
引用
收藏
页码:821 / 83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横过西昆仑造山带与塔里木盆地结合带的深地震反射剖面 [J].
高 锐 ;
黄东定 ;
卢德源 ;
钱桂 ;
李英康 ;
匡朝阳 ;
李秋生 ;
李朋武 ;
冯如进 ;
管 烨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0, (17) :1874-1879
[2]   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壳运动的GPS测量分析 [J].
刘经南 ;
许才军 ;
宋成骅 ;
蔡宏翔 ;
陶本藻 .
地球物理学报, 1998, (04) :518-524
[3]   壳-幔过渡带及其在岩石圈构造演化中的地质意义 [J].
邓万明 ;
钟大赉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7, (23) :2474-2482
[4]   西藏定日-青海格尔木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 [J].
史大年 ;
董英君 ;
姜枚 ;
赵红 ;
G.Poupinet ;
A.Hirn ;
A.Nercessian .
地质学报, 1996, (04) :291-297
[5]   青藏高原南部下的横波各向异性 [J].
吕庆四,马开义,姜枚 .
地震学报 , 1996, (02) :215-223
[6]   橄榄石晶格优选方位和上地幔地震波速各向异性 [J].
金振民,金淑燕 .
地球物理学报, 1994, (04) :469-477
[7]   上地幔的岩石组构和各向异性 [J].
金淑燕 .
地质科技情报, 1993, (03) :32-38
[8]   动态部分熔融作用及其地球物理意义 [J].
金振民 ;
白武明 .
地质科技情报, 1993, (01) :93-100
[9]  
岩石圈研究的现代方法[M]. 原子能出版社 , 张炳熹等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