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闽前寒武纪基底地壳的形成和增长时代

被引:4
作者
凌洪飞
沈渭洲
章邦桐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同位素年龄; 变质岩; 浙闽地区;
D O I
10.16509/j.georeview.1996.03.006
中图分类号
P534 [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浙闽地区变质岩Sm-Nd及锆石U-Pb年龄资料研究后认为,浙闽地区存在前寒武纪地壳基底,还可能存在晚太古代古陆核。基底地壳具有幕式增长的特点,经历了2400Ma(早元古代)、1800Ma(中无古代)和1400Ma(中元古代)三个主要的地壳增长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232 / 2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福建基底时代的探讨 [J].
李根坤 .
福建地质, 1989, (03) :159-168+180
[2]   福建省同位素年龄及其区域地质构造意义 [J].
李根坤 ;
林亨才 .
福建地质, 1988, (02) :80-118+169
[3]   福建省白垩纪岩浆岩Nd、Sr同位素研究 [J].
黄萱 ;
孙世华 ;
DePaolo D.J. ;
吴克隆 .
岩石学报, 1986, (02) :50-63
[4]   中国东南部地体构造的研究 [J].
郭令智 ;
施央申 ;
马瑞士 ;
叶尚夫 ;
卢华复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4, (04) :732-739
[5]   西太平洋中、新生代活动大陆边缘和岛弧构造的形成及演化 [J].
郭令智 ;
施央申 ;
马瑞士 .
地质学报, 1983, (01) :11-21
[6]   中国地台“活化区”的实例并着重讨论“华夏古陆”问题 [J].
陈国达 .
地质学报, 1956, (03) :239-271
[7]   中国东部地质构造基本特征 [J].
A.C.霍敏多夫斯基 ;
金则雍 .
地质学报, 1952, (04) :243-29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