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新元古代双峰式火山岩成因的微量元素和Sm-Nd同位素制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79
作者
李献华
周汉文
李正祥
刘颖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
[3] Tectonic Special Research Centre
[4] Department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5]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新元古代; 双峰式火山岩; 微量元素; Sm-Nd同位素; 扬子块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系统的微量元素和Sm Nd同位素分析表明 ,川西地区早震旦世苏雄组双峰式火山岩中的大多数玄武岩具有高的正εNd(T)值 (+5~ +6)、大离子亲石元素和LREE富集 ,与现代典型的洋岛玄武岩和大陆溢流玄武岩省中的碱性玄武岩有非常相似的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组成特征。酸性火山岩的εNd(T)值较低 (+1 1~ +2 6) ,地球化学特征总体上与A2 型花岗岩相似 ,它们是受地壳混染的OIB型玄武质岩浆在地壳中部的一个“双扩散”岩浆房通过结晶分异形成的。苏雄组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典型的大陆裂谷环境 ,非常类似于现代与地幔柱活动有关的高火山活动型裂谷火山岩 ,扬子块体西缘 80 0Ma前的裂谷作用和火山活动应是约 82 5Ma前的华南地幔柱活动引发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64 / 27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