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未到场的生态伦理学研究

被引:3
作者
曹孟勤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态伦理; 人性; 形上学;
D O I
10.15995/j.cnki.llxyj.2004.05.016
中图分类号
B82-053 [道德与经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目前的生态伦理学研究中 ,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围绕着自然物有无道德地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种争论的不可调和性以及它们观点的不可公度性 ,表明生态伦理学自身发生了严重的形上学危机。导致这种危机的一个根本原因是 :在没有确立“人是什么”的前提下 ,就展开了人与价值的争论 ,致使生态伦理学研究出现了人的空场。生态伦理的形上学基础 ,不是自然物有无道德地位 ,而是人之为人。人惟有首先成为保护自然环境的人 ,拥有保护自然环境的人性 ,他才能够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 刘放桐等编著; 人民出版社 2000,
[2]  
路标[M] (德)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孙周兴译; 商务印书馆 2000,
[3]  
人性七论[M] (英)史蒂文森(Stevenson;Leslie)著;袁荣生;张蕖生译; 商务印书馆 1994,
[4]  
人是谁[M] (美)A.J.赫舍尔(A.J.Heschel)著;隗仁莲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
[5]  
拯救地球和人类未来[M] 宋祖良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6]  
自为的人[M] (美)弗罗姆(Fromm;E.)著;万俊人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8,
[7]  
存在主义[M] [美]W·考夫曼 编著;陈鼓应等 译 商务印书馆 1987,
[8]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马克思 著;刘丕坤 译 人民出版社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