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对待刑事和解

被引:15
作者
张书琴
机构
[1] 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事和解; 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相适应原则;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07.03.021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106 ;
摘要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以协商合作形式恢复原有秩序的案件解决方式,为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但目前由于与我国现有理念和传统的冲突,还不适合在我国完全地引入和移植。因此,借鉴和吸收该制度的合理因素,在现有制度上进行有限的修补,才是现阶段对待刑事和解的理性态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刑事和解——“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 [J].
黄京平 ;
甄贞 ;
刘凤岭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6, (05) :108-115
[2]   论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的救济途径 [J].
张传伟 .
政法论丛, 2005, (02) :78-81
[3]   刑事契约一体化:辩诉交易与刑事和解的发展趋势 [J].
马静华 ;
陈斌 .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04) :13-17+21
[4]   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及其在我国的制度构想 [J].
马静华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3, (04) :81-88
[5]   西方国家刑事和解理论与实践介评 [J].
刘凌梅 .
现代法学, 2001, (01) :152-154
[6]   论刑法的谦抑性 [J].
张明楷 .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5, (04) :55-62
[7]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著, 2003
[8]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编著, 1999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M]. 法律出版社 , 胡康生, 1997
[10]  
论犯罪与刑罚[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意)贝卡里亚(Beccaria,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