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时空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7
作者
王家明
刘文超
孙婷婷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文法与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旅游产业;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旅游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也为旅游产业水平的提高提供经济基础.首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模型,对河南省18地市进行空间和时间两个层面的耦合协调研究,随后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做进一步探讨和优化.结果表明,在空间层面上,郑州市、洛阳市、焦作市和南阳市实现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其他14地市则处于不同程度的失调状态,同时,除郑州市达到优质协调外,开封市、洛阳市和焦作市为区域经济相对滞后型,其他14地市均属于旅游产业相对滞后型;在时间层面,河南省不同地市两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郑州市提高幅度最大,济源市提高幅度最小,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不断拉大.最后提出促进旅游产业内涵式发展、打造国际旅游品牌等提高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建议,促进河南省由旅游大省到旅游强省的跨越.
引用
收藏
页码:1934 / 194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省域金融集聚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J].
白彩全 ;
黄芽保 ;
宋伟轩 ;
何宜庆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4, (09) :1-7
[3]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实证分析——以黄山市为例 [J].
丁红梅 .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3, (07) :81-87
[4]   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J].
詹新惠 ;
马耀峰 ;
刘军胜 .
河南科学, 2013, 31 (06) :913-919
[5]   陕西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度研究 [J].
杨松茂 ;
任燕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3, 28 (03) :76-81
[6]   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J].
刘定惠 ;
杨永春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07) :892-896
[7]   大湘西旅游产业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 [J].
张海燕 ;
王忠云 .
贵州民族研究, 2011, (03) :118-124
[8]   旅游业驱动湘西经济发展研究 [J].
吴云超 ;
彭浩 ;
金彦平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5 (06) :89-94
[9]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J].
生延超 ;
钟志平 .
旅游学刊, 2009, 24 (08) :23-29
[10]   旅游产业经济贡献综合评析——以湖北省为例 [J].
魏卫 ;
陈雪钧 .
经济地理, 2006, (02) :331-33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