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荧光的古降水记录

被引:2
作者
贺剑峰
彭子成
何学贤
张兆峰
刘桂建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合肥
关键词
腐殖酸; 富啡酸; 珊瑚荧光; 径流量; 降雨量;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2001.02.014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珊瑚作为热带海洋气候环境的信息载体 ,不仅记录了过去海洋信息 ,也记录了陆源环境信息。 Isdale于1984年在《Nature》杂志上发表论文阐明珊瑚的黄绿荧光记录了 Burdekin河的径流量变化以后 ,国际上对珊瑚荧光的研究逐渐发展起来 ,并取得了不少成果。研究表明 ,利用珊瑚荧光所提供的信息 ,可以重现过去大陆沿海的降雨变化情况、干旱或洪涝的变化旋回及入海河流的径流量变化。这对研究并重建过去气候环境、预报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评述了国外对珊瑚荧光的研究进展、报道了本实验室进行的初步工作 ,同时 ,对珊瑚荧光作为环境地球化学新的代用指标所潜在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近百年ENSO对全球陆地及中国降水的影响 [J].
龚道溢 ;
王绍武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03) :315-320
[2]   CONCENTRATION OF FULVIC-ACID IN THE GROWTH BANDS OF HERMATYPIC CORALS IN RELATION TO LOCAL PRECIPITATION [J].
FANG, LS ;
CHOU, YC .
CORAL REEFS, 1992, 11 (04) :187-191
[3]   FLUORESCENT AND SKELETAL DENSITY BANDING IN PORITES-LUTEA FROM PAPUA NEW-GUINEA AND INDONESIA [J].
SCOFFIN, TP ;
TUDHOPE, AW ;
BROWN, BE .
CORAL REEFS, 1989, 7 (04) :169-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