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草地恢复方式对新麦草草地土壤和植被的影响

被引:30
作者
戎郁萍
韩建国
王培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
[2] 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草地恢复; 补播; 施氮; 草地重耙; 新麦草草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8 [草原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通过草地补播、草地施肥、草地重耙以及草地施肥结合草地重耙等不同的草地恢复方式 ,对退化新麦草草地土壤和植被影响进行研究 ,探讨华北农牧交错带地区人工草地恢复的最佳方式。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的草地恢复方式对草地的恢复效果不同 ,补播适合于重度退化的新麦草草地 ,施氮肥、重耙和施氮 +重耙适合轻度退化的草地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高寒嵩草草甸退化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分析 [J].
王文颖 ;
王启基 .
草业学报, 2001, (03) :8-14
[2]   半荒漠地区绿洲混播牧草群落稳定性与调控研究 [J].
石永红 ;
符义坤 ;
李阳春 ;
张景雨 .
草业学报, 2000, (03) :1-7
[3]   施肥和刈割对新麦草产草量影响的研究 [J].
孙彦 ;
史德宽 ;
杨青川 .
草地学报, 1998, (01) :11-19
[4]   陕北风沙滩地区土地退化机理及治理对策 [J].
刘彦随 ;
倪绍祥 ;
查勇 .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04) :66-71
[5]  
内蒙古草原退化群落恢复演替的研究──Ⅰ.退化草原的基本特征与恢复演替动力[J]. 王炜,刘钟龄,郝敦元,梁存柱.植物生态学报. 1996(05)
[6]   黑岱沟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人工恢复的研究 [J].
李青丰,曹江营,张树礼,薛玲,李利平,秦梅枝 .
中国草地, 1996, (01) :60-63
[7]   我国土壤供氮和化肥氮去向研究的进展 [J].
朱兆良 .
土壤, 1985, (01) :2-9
[8]  
普通生态学[M].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李博主编, 1993
[9]  
我国土壤氮素研究工作的现状与展望[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土壤生物化学专业委员会编, 1986
[10]  
草地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北京农业大学 主编,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