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抗胞囊线虫鉴定方法及3号小种的抗性遗传分析

被引:5
作者
武天龙
杨庆凯
赵淑文
武秀英
机构
[1] 东北农学院
[2] 黑龙江省安达原种场 哈尔滨
[3] 哈尔滨
关键词
大豆; 抗性鉴定; 分离规律;
D O I
10.19720/j.cnki.issn.1005-9369.1992.04.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利用黄种皮大豆作胞囊线虫抗源和当地感病栽培大豆杂交,分析盆栽鉴定方法及3号小种抗性遗传。结果表明,在高密度起始胞囊情况下,不同大小的盆不影响品种胞囊数表现,小盆便于观察和区分鉴定株的抗性;在当地大豆生育期间连续3次盆栽鉴定,各期品种抗性表现一致,胞囊线虫侵染力相似;后代 F1抗性表现隐性 F2,代分离抗性表现为受3对隐性基因控制,此代是盆栽鉴定抗性的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322 / 3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辽宁省地方大豆品种对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 [J].
刘维志 ;
刘晔 .
中国农业科学, 1985, (04) :25-29
[2]   大豆孢囊线虫病的抗原筛选研究 [J].
吴和礼 ;
姚振纯 ;
李秀兰 ;
刘汉起 ;
商绍刚 ;
毛冬青 .
中国农业科学, 1982, (06) :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