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

被引:23
作者
吴晓明
机构
[1] 复旦大学哲学系上海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主体性; 意识的内在性; 对象性的活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1 [哲学基本问题];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是一个牵涉到对这一哲学之基本性质及当代意义有以理解的重要问题。然而长期以来,对这一问题的解说在很大程度上被局限于近代形而上学的框架之内。论文力图表明的观点是:马克思哲学关于主体性问题之论域的开展,不仅以对黑格尔观念论的“翻转”为前提,而且以瓦解近代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为前提;这一基本建制的核心是“意识的内在性”,在此内在性中意识的存在特性通过主体性被规定。马克思哲学唯经由“对象性的活动”以洞穿意识的内在性,方始开启出主体性问题的全新境域———在这一境域中,才有可能来谈论“不是主体”的“主体性”,亦即完全不从属于意识之内在性的“主体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 [J].
F.费迪耶 ;
丁耘 .
哲学译丛, 2001, (03) :52-59
[2]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M].吴晓明;王德峰著;.人民出版社.2005,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2,
[4]  
海德格尔选集.[M].(德)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
[5]  
哲学解释学.[M].(德)加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著;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6]  
历史与阶级意识.[M].(匈)卢卡奇(Lukacs;Georgy)著;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
[7]  
存在与时间.[M].[德]海德格尔(Heiderger;M·) 著;陈嘉映;王庆节 译.三联书店.1987,
[8]  
现象学的观念.[M].[德]胡塞尔(Husserl;E·) 著;倪梁康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9]  
哲学史讲演录.[M].[德]黑格尔(G·W·F·Hegel) 著;贺麟;王太庆 译.商务印书馆.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