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现象成因:基于农户内生性视角

被引:8
作者
刘丹
张兵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江苏农村金融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 农户; 内生性; 金融联结;
D O I
10.13858/j.cnki.cn32-1312/c.2015.03.002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对于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问题,如果离开了中国农村社会的背景以及农户特性去分析,就难以清晰地认识到产生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本文基于农户内生性视角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解析。分析结果表明:"小农经济"和"圈层结构"是培植非正规金融延续发展的社会文化土壤,小农经济的路径依赖特征内生出农村非正规金融。但当农村经济发展及市场化改革后,最初的圈层结构势必会受到冲击,可能导致信任危机,在此情形下,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则会寻求进一步演化,其内部治理结构逐步正规化,契约形式也不断市场化,从而发展成为正规金融机构,最终形成了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农户信贷配给及其福利损失——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J].
李庆海 ;
李锐 ;
汪三贵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08) :35-48+78
[2]   农户融资偏好顺序及其决定因素——来自五省农户调查的微观证据 [J].
马晓青 ;
朱喜 ;
史清华 .
社会科学战线, 2010, (04) :72-80
[3]   贫困地区农户的正规信贷约束:基于配给机制的经验考察 [J].
刘西川 ;
程恩江 .
中国农村经济, 2009, (06) :37-50
[4]   信贷配给下农户借贷的福利效果分析 [J].
褚保金 ;
卢亚娟 ;
张龙耀 .
中国农村经济, 2009, (06) :51-61
[5]   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联接的模式与制度安排 [J].
吴成颂 .
农业经济问题, 2009, 30 (05) :29-33+111
[6]   供给配给与需求压抑交互影响下的正规信贷约束:来自1874户农户金融需求行为考察 [J].
程郁 ;
韩俊 ;
罗丹 .
世界经济, 2009, (05) :73-82
[7]   二元金融体制与农户消费信贷选择——对合会的解释与分析 [J].
朱信凯 ;
刘刚 .
经济研究, 2009, 44 (02) :43-55
[8]   农户金融抑制及其福利损失的计量分析 [J].
李锐 ;
朱喜 .
经济研究, 2007, (02) :146-155
[9]   金融抑制还是信息优势——重论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根源 [J].
高新波 ;
张军田 .
商场现代化, 2006, (11) :162-162
[10]   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 [J].
林毅夫 ;
孙希芳 .
经济研究, 2005, (07) :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