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在铅锌矿废水污灌区的长豇豆组织中Pb、Zn、Cd含量的品种间差异

被引:12
作者
朱云
杨中艺
机构
[1] 生物防治与生物资源国家实验室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生物防治与生物资源国家实验室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州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长豇豆; 品种间差异; 污灌; 重金属; 土壤污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43.4 [豇豆];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202 ;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经铅锌矿废水灌溉约50年的农田中种植24个长豇豆品种,测定植物体内的Pb、Zn、Cd在根、茎、叶及果实中的含量。结果表明,Cd在长豇豆根、茎、叶及果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212、0.425、1.051mg.kg-1和0.011mg.kg-1;Pb则分别是92.53、9.79、33.08mg.kg-1和0.120mg.kg-1;Zn分别是130.14、59.40、99.94mg.kg-1和6.320mg.kg-1。果实中的Cd、Pb和Zn最大品种间差异分别达4.4倍、4.2倍和1.6倍;各品种3种重金属含量ANOVA分析结果显示了品种间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不同仁色(花仁、红仁及黑仁)长豇豆品种间的3种重金属含量在根部均有显著差异,而Zn及Cd含量在茎组织中也有显著差异;但各组在叶及果实中没有显著差异。尽管污灌区土壤Cd、Pb和Zn浓度均超出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土壤的最高限值,但绝大多数品种的果实中所含重金属均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Pb较易在果实中积累,有一个品种果实Pb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根和茎中的3种重金属含量相互间均具有高度相关性,且果实中的Cd和Pb含量间也有显著相关,表明长豇豆对Cd、Pb和Zn的吸收和积累有协同性,这一特性使得同时低量积累重金属的长豇豆品种的筛选更为容易,特别是在可食部分同时低量积累Cd和Pb的品种。污灌区具有比对照区更高的产量,说明长豇豆能耐受农田中Cd、Pb和Zn的复合污染,因而生产者比较难以从长豇豆的中毒症状发现重金属的污染,导致在污染土壤中生产长豇豆容易受重金属污染。可见,筛选和培育低量积累重金属的长豇豆品种有利于降低人类通过食物链暴露于重金属的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376 / 138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番茄吸收和积累Cd能力的品种间差异 [J].
朱芳 ;
方炜 ;
杨中艺 .
生态学报, 2006, (12) :4071-4081
[2]   玉米各器官积累Pb能力的品种间差异 [J].
代全林 ;
袁剑刚 ;
方炜 ;
杨中艺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6) :126-133
[3]   广州市蔬菜地重金属剂量对蔬菜富集重金属的影响——以菜心为例 [J].
柳勇 ;
何江华 ;
王少毅 ;
魏秀国 ;
陈俊坚 ;
何文彪 ;
杜应琼 .
生态环境, 2003, (03) :273-276
[4]   铅锌矿废水重金属对土壤-水稻的复合污染及生态影响评价 [J].
杨清伟 ;
束文圣 ;
林周 ;
林里 ;
邹慧玲 ;
蓝崇钰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4) :385-390
[5]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途径及其研究进展 [J].
顾继光 ;
周启星 ;
王新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3, (02) :143-151
[6]   根际和非根际土中铅、镉行为及交互作用的研究 [J].
林琦 ;
陈怀满 ;
郑春荣 ;
陈英旭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0, (05) :66-71
[7]   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J].
杨志新 ;
刘树庆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3) :27-30
[8]   水稻不同品种对Cd吸收累积的差异和机理研究 [J].
吴启堂 ;
陈卢 ;
王广寿 .
生态学报, 1999, (01) :3-5
[9]   化肥种类对不同品种菜心吸收累积Cd的影响 [J].
吴启堂 ;
陈卢 ;
王广寿 ;
谭秀芳 .
应用生态学报, 1996, (01) :103-106
[10]   重金属Cd-Zn对水稻的复合污染和生态效应 [J].
周启星,吴燕玉,熊先哲 .
应用生态学报, 1994, (04) :438-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