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学科视野下比较的生成逻辑

被引:4
作者
陈时见 [1 ]
袁利平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2]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比较; 比较研究; 比较视域; 比较教育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59.3 [比较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4 ;
摘要
如果说比较法主要是一种研究方法或手段,那么,比较研究则强调了研究的标准或规范,是运用包括比较法在内的多种研究方法而形成的研究范式。比较的方法并不是比较教育所特有的,而是被一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所广泛使用,比较教育学也不可能只通过单一的比较法来研究复杂的教育现象,比较方法不可能成为比较教育学存在的依据。因此,我们应该从比较视域的角度来理解比较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阐释比较教育学的存在基础和学科性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现代性视域与文学“比较”的多重意蕴 [J].
陈跃红 .
中国比较文学, 2007, (02) :1-13
[2]   比较教育学的立足点和方法论 [J].
项贤明 .
比较教育研究, 2001, (09) :1-8
[3]   比较方法与比较X学——兼说英汉语比较研究 [J].
杨昌英 ;
张少雄 .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1999, (01) :31-34
[4]   比较教育学科的重建 [J].
马骥雄 .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89, (05) :60-63+55
[5]  
比较高等教育.[M].[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PhilipG.Altbach)著;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陈向明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7]  
饮冰室合集.[M].梁启超著;.中华书局.1989,
[8]  
认识论新论.[M].齐振海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9]  
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M].于永昌等 编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0]  
比较教育学.[M].[日]冲原丰 著;刘树范;李永连 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