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基因检测技术及其在微生物采油中的应用

被引:4
作者
吕振山
齐艳丽
袁立刚
邸胜杰
陈晓英
张巍
机构
[1] 吉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吉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吉林松原
[3] 吉林松原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菌种; 基因检测;
D O I
10.13639/j.odpt.2002.04.031
中图分类号
TE357 [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针对吉林油田微生物采油矿场试验效果波动性大、成功与失败原因不清、菌种在油藏的适应能力、增产效果及应用潜力无法确定等实际问题 ,开发建立了菌种基因扩增及其酶切多态性分析基因检测技术。概述了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特点、作用和基本原理 ,目的菌种基因检测的原理、步骤和方法 ,矿场跟踪检测的具体试验过程。通过目的菌种基因跟踪检测的系统分析 ,说明了影响和制约矿场试验各环节的主要技术因素 ,为考察研究目的菌种的种属、浓度、生存竞争能力、地下运移能力、采油性能等试验研究 ,把握试验进程 ,调整其工艺 ,优化方案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也为检测和评价商业菌种的技术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8+85 +8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用全DNA转化法构建多功能石油降解菌 [J].
高枫 ;
张心平 ;
梁凤来 ;
刁虎欣 ;
刘如林 .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3) :158-162
[2]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研究进展(一) [J].
张立平 .
国外油田工程, 1994, (03) :3-8
[3]   染色体DNA转化原生质球构建解烃工程菌 [J].
李尔炀 ;
王淑华 ;
史乐文 ;
王海风 ;
孙熙年 .
微生物学杂志, 1990, (Z1) :58-61+53
[4]  
油气藏增产新技术.[M].马建国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5]  
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矿场研究.[M].彭裕生等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6]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美)J.萨姆布鲁克(J.Sambrook)等著;金冬雁等译;.科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