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灌浆期籽粒中蔗糖合成酶活性的变化与调节

被引:42
作者
王志琴
叶玉秀
杨建昌
袁莉民
王学明
朱庆森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
关键词
水稻; 蔗糖合成酶; 籽粒灌浆; 脱落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 4个水稻品种 (杂交组合 )为材料 ,研究了灌浆期强、弱势粒中蔗糖合成酶 (SS)活性变化及其与灌浆速率的关系。强势粒灌浆速率和谷粒充实率大于弱势粒 ,亚种间杂交稻和两系杂交稻组合尤为明显。灌浆前、中期弱势粒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强势粒 ,表明同化物基质浓度不是弱势粒灌浆的主要限制因子。与灌浆速率相类似 ,灌浆前期强势粒中的SS活性明显高于弱势粒。灌浆速率、谷粒充实率和粒重与籽粒中SS活性极显著正相关 ,与酸性转化酶活性相关不显著。齐穗期去 1/ 2叶 ,弱势粒中SS活性下降 ,去 1/ 2颖花则SS活性增加。花后 7~ 10d喷施低浓度 (2 5× 10 -6mol/L)脱落酸 (ABA)或灌浆期土壤水势控制在 - 0 .0 15MPa时 ,籽粒中ABA含量以及ABA与赤霉素 (GA1+GA4,GAs)比值、SS活性、谷粒充实率和粒重均显著增加。表明SS对水稻籽粒灌浆起重要作用 ,其活性既受源 库关系的影响 ,又受籽粒中激素含量及激素间平衡的调控 ,在灌浆期适当提高籽粒中ABA含量或ABA与GAs 比值 ,有利于SS活性的提高和籽粒充实。
引用
收藏
页码:634 / 64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水稻籽粒灌浆的生长分析 [J].
朱庆森 ;
曹显祖 ;
骆亦其 .
作物学报, 1988, (03) :18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