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智能障碍的前瞻性研究(英文)

被引:2
作者
陈湛愔
陈逢俭
梁秀竹
机构
[1] 广东医学院附属湛江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2] 广东医学院附属湛江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广东省湛江市
[3] 广东省湛江市
关键词
脑梗塞; 前瞻性研究; 韦氏智力量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1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研究,以期发现其智能损害的规律性。方法广东医学院附属湛江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各类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86例,51例伴有轻度运动性失语,入院1周内明显改善;肢体瘫痪症状较轻,肌力IV级左右,并在1周内明显好转。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对患者进行测定,根据其影像学特征及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进行多元相关分析研究。结果186例中130例智能低于正常,占70.0%,严重智能障碍51例(VIQ<69分)占27.4%,受教育程度高低与智能损害呈显著负相关(r=-0.6307,P=0.001)。左侧基底节、放射冠区及左侧颞叶脑梗死较右侧更易造成智能障碍(r=-0.217,P=0.003)。Binswanger综合征是造成智能障碍的重要原因(r=-0.2677,P<0.001)。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损害部位不同,其智能损害程度差异较大。左侧半球病变更易造成智能障碍,尤其左侧基底节及颞叶;多发病灶者其智能损害较单发病灶者重,单发的皮质下腔梗死也可造成明显智能障碍。性别、年龄、职业与腔隙性脑梗死后引发的智能障碍无相关性,但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智能障碍的程度呈负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534 / 153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Dynamics of gray matter loss in Alzheimer ’ s disease. Thompson PM, Hayashi KM, de Zubicaray G, et al.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