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还是二线?——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分析

被引:33
作者
朱迪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就业; 住房压力; 特大城市; 逃离北上广;
D O I
10.19633/j.cnki.11-2579/d.2015.11.015
中图分类号
G647.38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近年间,大学毕业生"逃离北上广"成为社会热门话题,各类调查和研究对于"逃离""聚集"抑或"回归"一线城市仍有争议。本文使用2013年和2014年全国12所高校大学生追踪调查,分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区域流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无论是就业地点还是期望就业地点,毕业生选择一线城市的比例呈下降态势,而对于二线城市,尤其发达地区二线城市的热情有所上升。来自城市地区、家庭背景较优越的大学生更可能在一线、二线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就业。大学生总体看好二三线城市的发展前景,毕业生在发达地区二线城市的收入和工作满意度并不差于一线城市,一线城市的房价飙升、居住满意度较低,从而解释了大学生逃离一线城市、聚集较发达地区二线城市的动因。研究发现对于区域发展、相关社会政策和青年社会流动有一定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麦可思研究院; 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  
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麦可思研究院; 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  
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 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   城乡背景对大学生初次就业结果的影响——基于全国17所高校2914名毕业生的调查数据 [J].
肖富群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6 (04) :178-184
[5]   留还是流?——高校毕业生就业地选择与生源地、院校地关系的实证研究 [J].
马莉萍 ;
潘昆峰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3, 34 (05) :118-124
[6]   候鸟型白领:逃离北上广与“大都市化陷阱” [J].
胡小武 .
中国青年研究, 2013, (03) :33-36+32
[7]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2003~2011 [J].
岳昌君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0 (01) :32-47+188
[8]   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扩展的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J].
葛玉好 ;
牟小凡 ;
刘峰 .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1, (04) :81-89
[9]   高房价对大学毕业生择业的影响 [J].
夏高发 .
中国青年研究, 2011, (06) :56-59
[10]   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现状的分析 [J].
杨钋 ;
门垚 ;
马莉萍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 (04) :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