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

被引:66
作者
邹亚荣
张增祥
周全斌
赵晓丽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北京
关键词
农牧交错区; 土地利用变化; 空间格局; 驱动力; GI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以遥感与GIS为技术支撑,运用专家知识,结合实际,从农牧交错区的实质出发,定量地计算出我国的农牧交错区。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农牧交错区近10年的耕地、草地变化的空间格局。整个农牧交错区的耕地以变林地、草地为主。耕地的变化以内蒙古的变化为大,主要分布于它的中、东部地区。草地主要以变耕地、城镇为主,分布于内蒙古与东北三省接壤处。最后探讨这种格局的成因。耕地变化受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农业结构等驱动,主要表现为人文作用。草地变化受人为与自然的驱动,主要为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为经济发展与草地过牧。
引用
收藏
页码:222 / 2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背景分析 [J].
邹亚荣 ;
赵晓丽 ;
张增祥 ;
周全斌 ;
谭文杉 .
山地学报, 2002, (02) :176-181
[2]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结构重建研究——以武川县为例 [J].
安萍莉 ;
潘志华 ;
郑大玮 .
资源科学, 2002, (01) :35-39
[3]   NECT上农牧交错区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J].
石瑞香 ;
康慕谊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5) :700-705
[4]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土地荒漠化的环境脆弱性机制分析 [J].
张殿发 ;
卞建民 .
干旱区地理, 2000, (02) :133-137
[6]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与人口负荷研究 [J].
王静爱 ;
徐霞 ;
刘培芳 .
资源科学, 1999, (05) :21-26+10
[7]   农牧交错带研究中的现代生态学前沿问题 [J].
程序 .
资源科学, 1999, (05)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