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景洪地区蝉鸣特点的分析

被引:15
作者
蒋锦昌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蝉鸣; 节律型鸣声; 连续型鸣声; 生物钟;
D O I
10.16380/j.kcxb.1985.03.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云南景洪地区三种蝉:A.周氏尖瓣蝉Acutivalva chotti Yao,B.大狭瓣蝉Aola bindusara Distant,C.中华舌瓣蝉Linguvalva sinensis Chou et Yao的鸣声特点,及其晨鸣进行了分析。 蝉A和蝉B的鸣声都是由主峰频率为6.3 kHz的单次声群(SSG)和连续声群(CSG)组成的节律声。但是蝉A鸣声的节律平均周期、SSG中单次声的个数和CSG中调幅脉冲列的重复频率等都明显地与蝉B有区别。蝉C的鸣声是由重复频率约120Hz的调幅脉冲列组成的连续声,其主峰频率为5kHz。 蝉B的傍晚鸣声与午间鸣声相比较,其CSG中调幅脉冲列的重复频率和主峰频率等都是相同的,仅仅是节律的平均周期延长1.7秒,1/3倍频谱中低于1,000Hz的各个频率幅值明显下降。 这三种蝉晨间群鸣由前奏、高潮声和尾声组成。高潮声开始于6点(28±2)分,尾声终止于6点(43±2)分,是以24小时为周期的生物钟现象。 这些结果可能为蝉科分类和蝉的声通讯研究提供某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5+353 +353-35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MECHANISMS OF SOUND-PRODUCTION AND MUSCLE-CONTRACTION KINETICS IN CICADAS
    YOUNG, D
    JOSEPHSON, RK
    [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YSIOLOGY, 1983, 152 (02): : 183 - 195
  • [2] PURE-TONE SONGS IN CICADA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GENUS MAGICICADA
    YOUNG, D
    JOSEPHSON, RK
    [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YSIOLOGY, 1983, 152 (02): : 197 -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