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野毒血清流行病学系统监测与分析

被引:28
作者
周绪斌
秦云
丹尼
李聪
栗娟
雷健良
机构
[1] 海博莱生物大药厂北京代表处
关键词
伪狂犬; 流行病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58.28 [猪];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伪狂犬病是当前中国猪场的重要威胁性传染病,本研究利用gE-ELISA方法对2007年11省市131个使用gE基因缺失伪狂犬疫苗的规模化猪场进行了野毒血清流行病学系统监测与全面分析,结果猪场阳性率为63.4%,总样品阳性率为14.8%(1104/7445),伪狂犬仍然在我国呈地方流行性,这也是猪场流行种猪繁殖障碍以及猪群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的重要因素。在所有3620份种猪血清样品中,野毒阳性率为18.2%,其中阳性场种猪的阳性率为27.2%,种猪带毒现象仍然非常普遍。与2006年的系统监测结果[1]相比,阳性猪场的比例和种猪的阳性率都没有下降,但总样品阳性率和阳性场种猪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在伪狂犬阳性场的种猪群中,母猪的胎次越低,野毒抗体阳性率越低,表明伪狂犬病控制在朝向有利的方向发展。但公猪和后备猪的阳性率偏高(24.%和18.0%)仍是伪狂犬控制与净化的主要障碍。在所有11个省市中,仔猪群的样品阳性率和伪狂犬阳性场仔猪的野毒阳性率都低于对应的种猪群,伪狂犬阳性场中,1~4周、5~8周、9~12周、13~16周这4个阶段阳性仔猪的比例逐渐降低,依次为25.0%、23.4%、16.7%、7.7%,17~24周为8.1%,野毒抗体通常持续到9~12周。由于仔猪伪狂犬野毒抗体既可能来自感染,也可能来自母源抗体,因此在进行伪狂犬野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时应分群分阶段检测以减少偏差。生长育成阶段后期感染是伪狂犬流行的重要特点,这与现阶段规模猪场忽视仔猪的免疫接种工作有关。在当前的疾病感染压力下,使用优质的gE基因缺失疫苗强化免疫是控制和净化伪狂犬病的重要手段,同时要加强生物安全、注重后备猪的选择、加强定期监测工作,采取综合防控才能使我国伪狂犬病的流行态势得到根本好转。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加强免疫与监测净化猪场伪狂犬病——2006年中国9省市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野毒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J].
周绪斌 ;
李聪 ;
栗娟 ;
秦云 .
猪业科学, 2007, (11) :78-80
[2]   近期部分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抗体监测情况调查 [J].
倪娇 ;
周绪斌 ;
张馨玉 ;
许秀梅 ;
焦连国 ;
包爽 ;
刘明明 ;
赵亚荣 .
中国畜牧兽医, 2007, (09) :102-104
[3]   通过检测淘汰野毒阳性公猪并强化疫苗免疫成功净化猪场伪狂犬病 [J].
周绪斌 ;
Daniel Torrents Gil ;
李国友 ;
李聪 ;
栗娟 ;
秦云 ;
叶阳 .
今日养猪业, 2007, (05) :34-37
[4]   我国规模化猪场主要繁殖障碍性病毒病的血清学调查 [J].
陈艳红 ;
郭鑫 ;
赵荣茂 ;
马良 ;
张家龙 ;
杨汉春 .
中国兽医杂志, 2007, (06) :33-35
[5]   2006年猪病诊断回顾 [J].
卫秀余 .
猪业科学, 2007, (01) :82-83
[6]   广东部分地区中小型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J].
冼琼珍 ;
蔡明福 ;
王淑敏 ;
黄良宗 ;
顾万军 .
动物医学进展, 2006, (10) :81-83
[7]   种猪群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监测 [J].
刘有昌 ;
金萍 ;
康立平 ;
王传彬 ;
杨欣艳 ;
王莉内 .
动物保健, 2006, (02) :20-21
[8]   广东部分集约化猪场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J].
白挨泉 ;
王晓清 ;
甄劲松 ;
王淑敏 .
中国畜牧兽医, 2005, (03) :55-57
[9]  
Isolation of Aujeszky disease virus from boar semen. Medyeczky I,SzabI. Acta Vet Acad Sci Hung .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