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司法实践的问题、反思与改进建议

被引:17
作者
孙卿轩
李晓秋
机构
[1] 重庆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惩罚性赔偿; 商标侵权; 法定赔偿; 商誉;
D O I
10.19525/j.issn1008-407x.2020.04.013
中图分类号
D923.43 [商标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我国知识产权法领域只有商标法正式引入了惩罚性赔偿制度。经过实证分析发现如果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案件能完全适用惩罚性赔偿条款,权利人则可以得到满意的赔偿数额。但是,大多数惩罚性赔偿案件由于权利人"举证难"而无法适用,法官最终以法定赔偿进行判决,且赔偿额度较低。惩罚性赔偿在整个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中不可或缺,可以通过合理分配举证证明责任、重置惩罚性赔偿的计算基数、法院积极引导当事人举证并合理适用计算标准、细化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标准、重视商誉的价值等方式来完善,以提升惩罚性赔偿数额,发挥惩罚性赔偿的惩罚功能,遏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恶意侵犯商标权之惩罚性赔偿 [J].
张红 .
法商研究, 2019, 36 (04) :159-170
[2]   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向传统损害赔偿方式的回归 [J].
蒋舸 .
法商研究, 2019, 36 (02) :182-192
[3]   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标准新设计 [J].
曹新明 .
现代法学, 2019, 41 (01) :110-124
[4]   资产评估技术在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中的适用 [J].
杨小强 ;
王静 .
政法论丛, 2018, (06) :13-30
[5]   商标保护与市场竞争关系之反思与修正 [J].
章凯业 .
法学研究, 2018, 40 (06) :92-108
[8]   专利侵权获利赔偿中因果关系的认定 [J].
徐小奔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 36 (04) :179-189
[9]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市场价值分析:理论、规则与方法 [J].
吴汉东 .
法学评论, 2018, 36 (01) :65-74
[10]   论商标挟持行为的司法控制 [J].
李晓秋 .
现代法学, 2017, 39 (04) :8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