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南次海盆与东部次海盆地质与地球物理分析

被引:26
作者
丁巍伟
陈汉林
杨树锋
初凤友
丁巍伟
陈汉林
初凤友
机构
[1]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2] 浙江 杭州
[3]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4]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5]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浙江 杭州
[6]
关键词
东部与西南次海盆; 地球物理特征; 磁力异常场; 插值切割法; 活动断裂; 形成机制;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2.03.004
中图分类号
P736.2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在对南海西南次海盆和东部次海盆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分析和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南海东部次海盆的地球物理场异常和地质构造均呈EW向分布,而西南次海盆则表现为NE向分布。并利用插值切割法对南海深海盆的磁力异常场进行了分析处理,提出了其显示的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差异,并对南海西南次海盆和东部次海盆的演化史进行了探讨:东部次海盆是在晚渐新世一早中新世通过SN向的海底扩张形成的,而西南次海盆是在中始新世至早渐新世通过NE向的大陆边缘裂谷作用形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68 / 27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南海中央海盆条带状磁异常特征与海底扩张 [J].
方迎尧 ;
周伏洪 .
物探与化探, 1998, (04) :272-278
[2]   南沙北部伸展构造的基本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J].
刘海龄 ;
杨树康 ;
周蒂 ;
张毅祥 ;
郭令智 ;
孙岩 ;
舒良树 .
高校地质学报, 1998, (01) :65-73
[3]   南海中央海盆条带磁异常特征及构造演化 [J].
吕文正 ;
柯长志 ;
吴声迪 ;
刘建华 ;
林长松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7, (01) :69-78
[4]  
Cenozoic geological and plate tectonic evolution of SE Asian and SW Pacific: computer-based reconstruction,model and animation .2 Robert Hail.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 . 2002
[5]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Great South China Sea .2 Hayes D E. AAPG Bull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