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被引:44
作者
蔡德所 [1 ]
马祖陆 [2 ]
机构
[1] 三峡大学土木水电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区域地质学; 漓江流域; 生态分区; 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修复;
D O I
10.16088/j.issn.1001-6600.2008.01.018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历年漓江流域的调查和研究成果,分析了漓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将漓江流域划分为两个生态分区,即上游非岩溶森林生态分区和中下游岩溶生态分区。阐述了两大生态分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提出应针对两者生态结构、特点和功能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生态修复技术与措施,促进流域生态恢复的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大兴安岭东部林区植被蓄水潜力与价值的评估 [J].
吴波 ;
石培礼 ;
井学辉 ;
李晓松 .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06) :706-712
[3]   莲花湖库区水源涵养林水文效应的研究 [J].
段文标 ;
刘少冲 ;
陈立新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5) :28-32
[4]   桂林漓江流域藻类生态分布与水质的相关性研究 [J].
谢强 ;
梁锋 ;
黄东群 ;
卢一娇 ;
黄金玲 ;
黄彩云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85-89
[5]   桂林市岩溶塌陷成因类型与时空分布特征 [J].
冯佐海 ;
梁金城 ;
李晓峰 ;
王春增 .
自然灾害学报, 2001, (03) :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