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浚后杭州西湖富营养化评价

被引:3
作者
楼威 [1 ]
周佳音 [1 ]
李共国 [1 ]
吴芝瑛 [2 ]
虞左明 [3 ]
机构
[1]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2] 杭州西湖水域管理处
[3] 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富营养化; 疏浚; 浮游动物; 杭州西湖;
D O I
10.19316/j.issn.1002-6002.2007.01.017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以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c)法评价疏浚前后杭州西湖(ⅠⅣ站)的富营养化水平,并与水体浮游动物生物量指标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Ⅰ站和Ⅳ站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年平均值下降幅度较大,Ⅱ站和Ⅲ站TLIc年平均值下降幅度较小。疏浚促进了西湖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降低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抑制底泥中磷的释放。湖水TLIc值随浮游动物生物量升高而显著增大,并以轮虫生物量与TLIc值之间的正相关性最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长春南湖底泥疏浚前后水因子分析及动态变化 [J].
王小雨 ;
冯江 ;
胡明忠 .
中国环境监测, 2004, (02) :10-13
[2]   湖北四湖泊营养类型与轮虫群落的关系 [J].
熊金林 ;
梅兴国 ;
胡传林 .
动物学杂志, 2003, (06) :8-14
[3]   环境疏浚技术在星云湖的工程化应用 [J].
陈异晖 ;
和丽萍 ;
赵祥华 .
云南环境科学, 2003, (02) :47-50
[4]   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 [J].
王明翠 ;
刘雪芹 ;
张建辉 .
中国环境监测, 2002, (05) :47-49
[5]   杭州西湖水体生态环境参数的相互关系 [J].
钱天鸣 ;
陈超 ;
程咏 .
中国环境监测, 2002, (03) :41-44
[6]  
范成新,秦伯强,谷孝鸿.太湖湖内综合治理技术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2001(12)
[7]  
范成新,秦伯强,谷孝鸿.太湖湖内综合治理技术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2001(12)
[8]   底泥疏浚能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吗? [J].
濮培民 ;
王国祥 ;
胡春华 ;
胡维平 ;
范成新 .
湖泊科学, 2000, (03) :269-279
[9]   江苏安徽淡水沙壳纤毛虫的调查报告 [J].
蒋燮治 .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56, (01) :61-87
[10]  
彭近新,陈慧君编著.水质富营养化与防治[M].北京:中国环境科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