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介导的AMPC酶及相关表型研究
被引:13
作者:
邵海枫
赵晓智
王卫萍
王锦娜
李珍大
机构:
[1]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医学检验中心微生物室
来源:
关键词:
克雷伯氏菌,肺炎;
质粒;
Β内酰胺酶类;
基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50 [];
学科分类号:
100215 ;
摘要:
目的证实临床分离的部分肺炎克雷伯菌(KP)除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外,还同时产AMPC酶,并探讨了AMPC酶编码基因存在方式。方法对临床分离的可疑同时产ESBLS和其他高活性广谱Β内酰胺酶的8株KP进行接合试验,并对供体菌和接合子同时采用三维试验、ESBLS试验、AMPC酶诱导试验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MIC)试验测定,并进行AMPC基因携带状态、表达方式和酶活性分析。结果8株KP菌通过接合试验共得到10株接合子,其中有6株供体菌均只得到同时表达AMPC和ESBLS的1种接合子;另2株供体菌,各得2株接合子,1株同时表达AMPC和ESBLS,1株仅表达ESBLS;8株供体菌均未得到单独表达AMPC的接合子。表达AMPC接合子的耐药表型与受体菌非常接近,酶的活性也必须用克拉维酸(CA)和邻氯西林(CLO)两种酶抑制剂才能完全抑制,其中有5株可被头孢西丁(FOX)诱导使某些指示药出现截平现象。结论在KP中,已出现质粒携带的AMPC基因,有可能与编码ESBLS的基因存在于同一质粒上,并具有诱导型和非诱导型两种表达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19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