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组学在肝郁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3
作者
谭秦湘
吕志平
张绪富
钟小兰
机构
[1]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系
关键词
蛋白质组; 肝气郁结; 证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6.4 [肝胆系病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回顾分析血清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肝郁证研究中的应用。方法:检索Medline和中国期刊网1995-01/2005-12关于血清蛋白组学技术应用及证候蛋白质组理论探讨的相关文献。结果:应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可以研究不同疾病肝郁证中血清蛋白质的变化规律及特异蛋白质的表达规律,就有可能在复杂的多种致病因素下找到证候的本质并建立肝郁证候的微观辨证指标体系奠定基础。结论:血清蛋白质组学作为高通量平行筛选技术,在理论体系上将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开创新的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4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血清蛋白组学的最新研究以及应用现状 [J].
白晓苏 ;
任伟 ;
张素华 .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27) :150-152
[2]   中医证候学研究与证候蛋白质组学 [J].
刘为民 .
中医药学报, 2003, (03) :1-1
[3]   证候基因组学和证候蛋白质组学浅论 [J].
金光亮 .
中国医药学报, 2003, (06) :332-335+384
[4]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证候实质 [J].
朱姝 ;
高荣林 ;
隋殿军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2, (12) :19-20
[5]   人类基因组学与中医学理论相关性探讨 [J].
骆文斌 ;
吴承玉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82-84
[6]   基因表达谱——中医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思考 [J].
孙德利 ;
舒琦瑾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2, (01) :5-9
[7]   中西医学融合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与技术 [J].
任恕 ;
周宜开 ;
林志红 ;
孔鄂生 ;
不详 .
上海中医药杂志 , 2002, (01) :42-43
[8]   后基因组时代中医药研究思路方法新探 [J].
张昱 ;
谢雁鸣 .
中医药学刊, 2001, (05) :426-427
[9]   后基因组时代中医证候组学研究的思考 [J].
王忠 ;
王阶 ;
王永炎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 (08) :621-623
[10]   保神开郁冲剂对肝郁证大鼠免疫学机制的影响 [J].
刘莲 .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1, (02) :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