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小波变换在区域气候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66
作者
孙卫国 [1 ]
程炳岩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2] 重庆市气候中心
关键词
交叉小波变换; 小波凝聚谱; 区域气候; 北极涛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 [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将交叉谱与小波变换分析方法相结合,与传统的交叉谱方法相比,交叉小波变换方法用于区域气候变化与大气环流系统之间耦合振荡行为的相关分析更具优越性,不仅可以弥补经典交叉谱分析方法存在的缺陷,而且能够发挥小波变换在时频两域都具有表征气候信号局部化特征的作用;该方法具有较强的耦合信号分辨能力,便于描述耦合信号在时频域中分布状况的优点。采用交叉小波变换分析北极涛动指数(AOI)距平与河南省月平均降水量距平、气温距平序列之间的联合统计特征及其在时频域中的相关关系,根据小波互相关系数、交叉小波凝聚谱和小波位相谱分析北极涛动对河南省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应用结果表明:河南省降水量和气温变化与AOI之间存在着多时间尺度的显著相关振荡,年代际尺度周期上的互相关系数明显大于年际尺度周期,相关程度随耦合振荡频率的增大而减小,相关显著性取决于两者的时频域联合统计特征,时域中小波互相关系数、小波凝聚谱和小波位相谱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局部化特征;说明北极涛动年际和年代际异常对河南省气候变化具有显著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79 / 48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甘肃省极端最高气温的气候特征分析 [J].
孙兰东 ;
岳立 ;
刘新伟 ;
赵声蓉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6, (S1) :110-117
[2]   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方法研究进展——纪念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成立50周年 [J].
魏凤英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6) :736-742
[3]   东北地区降水与大气环流关系 [J].
贾丽伟 ;
)李维京 ;
陈德亮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5) :557-566
[4]   近40年西南地区的气候变化事实 [J].
马振锋 ;
彭骏 ;
高文良 ;
田宏 .
高原气象 , 2006, (04) :633-642
[5]   淮河夏季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对应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J].
高辉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1) :1-9
[6]   近40年长江中游地区旱涝特点分析 [J].
吴贤云 ;
丁一汇 ;
王琪 ;
叶成志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1) :19-28
[7]   近44年南京温度变化的特征及其可能原因的分析 [J].
唐国利 ;
丁一汇 .
大气科学, 2006, (01) :56-68
[8]   北极涛动与东北冬季温度的联系 [J].
李春 ;
方之芳 .
高原气象, 2005, (06) :927-934
[9]   TH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WARM AND COLD EPISODES IN THE NIO REGIONS [J].
孙卫国 ;
程炳岩 ;
黄海仁 .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05, (02) :200-205
[10]   交叉小波变换在河南降水时频分析中的应用 [J].
陈涛 ;
孙卫国 ;
程炳岩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2, (05) :685-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