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赤潮频发期东海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研究

被引:47
作者
孙军
刘东艳
王宗灵
石晓勇
李瑞香
朱明远
不详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2]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3]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4] 青岛
[5] 青岛
关键词
东海; 微型浮游动物; 摄食压力; 稀释法;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3.0241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 0 2年 4~ 5月在东海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的 8、11、14、2 3和 2 8号 5个典型站位采样 ,用现场稀释法对春季东海水域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和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行为在东海赤潮过程起到关键作用 .各站位微型浮游动物主要以急游虫、红色中缢虫和夜光藻为主 ,在种类上砂壳纤毛虫是主要的类群 .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速率范围在 0 .2 8~ 1.13d-1,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摄食压力范围在 35 .14 %~ 811.6 9% ,对浮游植物潜在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范围在 74 .0 4 %~ 2 0 3.2 5 % ,对浮游植物碳的摄食率范围在 9.5 8~ 97.91μg·L-1·d-1.靠近岸边的站位 ,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速率、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摄食压力和对浮游植物碳的摄食率相对较高 ,而远离岸边的站位对浮游植物潜在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却较高 .与世界其它海区比较此水域微型浮游动物摄食压力处于较高水平 .急游虫是控制东海主要赤潮原因生物具齿原甲藻生长的关键种类 .
引用
收藏
页码:1073 / 108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海区常见浮游植物种名更改初步意见附视频 [J].
孙军 ;
刘东艳 .
海洋与湖沼, 2002, (03) :271-286
[2]   中国赤潮的发生趋势和研究进展 [J].
周名江 ;
朱明远 ;
张经 .
生命科学, 2001, (02) :54-59+53
[3]   南极普里兹湾边缘浮冰区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及其氮的排泄 [J].
李超伦 ;
孙松 ;
吉鹏 ;
张光涛 ;
张武昌 .
海洋与湖沼, 2000, (06) :657-663
[4]   渤海微型浮游动物及其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 [J].
张武昌 ;
王荣 .
海洋与湖沼, 2000, (03) :252-258
[5]   海水实验围隔中桡足类对海洋原甲藻摄食的研究 [J].
王岩 ;
张鸿雁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4) :106-108
[6]   浮游植物生物量研究 Ⅰ.浮游植物生物量细胞体积转化法 [J].
孙军 ;
刘东艳 ;
钱树本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9, (02) :75-85
[7]   酵母及与藻类搭配对萼花臂尾轮虫饵料效果的研究 [J].
王金秋 ;
李德尚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3) :78-81
[8]   渤海真刺唇角水蚤摄食的初步研究 [J].
杨纪明 ;
李红玲 .
应用生态学报, 1997, (03) :299-303
[9]   广东深圳大鹏湾的桡足类腹刺纺锤水蚤对链状亚历山大藻摄食的研究 [J].
江天久,杞桑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1994, (03) :99-105
[10]  
初析赤潮成因研究的围隔实验结果 Ⅱ.浮游植物群落演替与甲藻赤潮[J]. 林昱,庄栋法,陈孝麟,唐森铭.应用生态学报. 19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