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标识指数与对应分析法在水质评价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44
作者
王肖肖
张妙仙
徐兵兵
机构
[1]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科技学院
关键词
水质评价; 青山湖流域; 模糊标识指数法; 对应分析;
D O I
10.13671/j.hjkxxb.2012.05.029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水质评价对判断水体的污染状况,了解其污染程度和成因有重要的意义,并可为水资源管理及水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而适当的评价方法是保证评价结果科学合理的关键.因此,本文以青山湖流域为例,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指数法、灰色关联法、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水质指数评价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6种常用水质评价法的结果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标识指数法.该方法结合了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法的优点,不仅给出水质级别和水功能区达标程度,而且克服了以往模糊层次分析法存在的低估污染的严重性及不能评价劣Ⅴ类水质的缺点,更加适用于水质状况的评价.同时,在模糊标准化处理基础上,采用对应分析法,将采样点与变量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山湖流域的总体水质状况以劣Ⅴ类为主,总体水功能区达标率仅10.34%,流域根据受污染情况被分为3个区,Ⅰ区、Ⅱ区、Ⅲ区的主要污染因子分别是TN、NH4+-N与COD、TP.模糊标识指数法与对应分析法的联合应用可以全面分析流域水质状况,给出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227 / 123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南苕溪临安段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徐兵兵 ;
张妙仙 ;
王肖肖 .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09) :2066-2072
[2]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黄河水质评价方法 [J].
孙国红 ;
沈跃 ;
徐应明 ;
齐爱军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 (06) :1193-1199
[3]   对应分析方法在白城市洮北区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龚磊 ;
卢文喜 ;
辛欣 ;
伊燕平 .
水资源保护, 2011, 27 (01) :38-41
[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溪泉湖地表水中的水质评价 [J].
潘俊 ;
高维春 ;
臧海洋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S2) :551-553
[5]   河流水质评价方法研究——以太湖流域为例 [J].
张涛 ;
张宁红 ;
司蔚 .
三峡环境与生态, 2010, 32 (03) :5-7
[6]   几种河流水质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J].
陆卫军 ;
张涛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9, (06) :174-176
[7]   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几种方法的比较 [J].
王梦 .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34-37
[8]   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浅析 [J].
王文强 .
地下水, 2007, (06) :37-39
[9]   香溪河水华期水质的灰色关联分析 [J].
陈明曦 ;
刘德富 ;
黄钰铃 .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6) :552-556+569
[10]   我国河流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研究 [J].
徐祖信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48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