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冬半年积雪与气温对冻土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周晓宇 [1 ]
赵春雨 [1 ]
李娜 [2 ]
刘鸣彦 [1 ]
崔妍 [1 ]
敖雪 [1 ]
机构
[1] 沈阳区域气候中心
[2] 山西省气象台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冻土; 积雪; 保温作用; 地表平均气温; 负积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35 []; P423 [大气温度]; P642.14 [冻土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070501 ;
摘要
利用东北地区121个气象站逐日冻土深度、积雪深度、平均气温、地表平均气温及降水量数据,分析了1964—2017年冬半年冻土的变化特征及气象要素对冻土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积雪深度、平均气温、地表平均气温与冻土深度相关系数较高,降水量相关性不大。20世纪60年代平均气温、地表平均气温及负积温最低,最大冻土深度为历年代最深;随着气候变暖,最大冻土深度以6.15cm·(10a)-1的速率显著减小。冬半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为123cm,呈显著纬向分布,自辽东半岛向大兴安岭北部递增;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增加,平均气温和地表平均气温降低,负积温增加,且由北向南地气温差增大。最大冻土深度全区有90%以上的站点减少,减少速率以0.1~10cm·(10a)-1为主。冻土持续时间随纬度升高而增加,月最大冻土深度和积雪深度最大值分别出现在3月和1月,最大冻土深度的增加要滞后于积雪深度的增加。由于积雪对地温的保温作用,积雪深度较浅时,冻土深度增加较明显,随着积雪深度的增加,冻土深度变化较小,积雪对冻土起到了保温的作用。对于高纬度地区站点,30cm左右为积雪的保温界限值;对于沿海站点,积雪保温的界限值在5cm左右;在相同地形下,冻土深度较浅区域积雪的保温值因海拔高度、气候特点而异。最大冻土深度对地表平均气温升温的响应更为显著,地表平均气温和平均气温每升高1℃,最大冻土深度将减小8.4cm和10.6cm,负积温每减少100℃·d,最大冻土深度减少4.9cm。
引用
收藏
页码:1027 / 103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土地覆被—积雪对长白山地区季节性冻土的地温影响研究.[D].孟祥君.东北师范大学.2014, 02
[2]   Interdecadal changes in seasonal freeze and thaw depths in Russia [J].
Frauenfeld, OW ;
Zhang, TJ ;
Barry, RG ;
Gilichinsky, D .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 2004, 109 (D5)
[3]   辽宁沈阳地区冻土深度自动观测方法研究 [J].
沙莉 ;
张艺萌 ;
马成芝 ;
李鹏 .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9, 36 (02) :56-59
[4]   黑龙江省季节性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J].
刘春生 ;
刘赫男 ;
张洪玲 ;
徐永清 ;
魏磊 .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 (16) :126-132
[5]   辽宁省积雪对自动气象站观测地气温差的影响 [J].
朱玲 ;
顾正强 ;
龚强 ;
晁华 ;
李杨 ;
徐红 ;
周晓宇 ;
沈历都 ;
蔺娜 .
冰川冻土, 2019, (02) :293-303
[6]   辽宁朝阳地区季节冻土最大冻土深度和持续冻结时间与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J].
张威 ;
纪然 .
冰川冻土, 2018, (01) :18-25
[7]   近50年来辽宁省冻土的时空变化特征 [J].
晁华 ;
徐红 ;
王当 ;
王小桃 ;
朱玲 ;
顾正强 .
气象科技, 2017, (01) :115-120
[8]   松花江流域最大冻土深度的时空分布及对气温变化的响应 [J].
李佳 ;
周祖昊 ;
王浩 ;
刘佳嘉 .
资源科学, 2017, 39 (01) :147-156
[9]   北疆地区积雪与冻土变化的特征分析 [J].
李杨 ;
李建刚 ;
刘艳 ;
张璞 .
水土保持研究, 2015, 22 (05) :342-348
[10]   未来50a中国地区冻土面积分布变化 [J].
王澄海 ;
靳双龙 ;
施红霞 .
冰川冻土, 2014, 36 (0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