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地表形变InSAR监测——以永城市为例

被引:10
作者
汪宝存 [1 ,2 ]
郭凌飞 [1 ,2 ]
王军见 [1 ,2 ]
杨红磊 [3 ]
李君丽 [1 ,2 ]
豆敬峰 [4 ]
机构
[1]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测绘地理信息院
[2] 河南省地质勘查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4] 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关键词
InSAR; 矿区; 地表形变; 监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25.4 []; P227 [动态大地测量];
学科分类号
0819 ; 081601 ;
摘要
针对矿区地表形变同时存在地面塌陷及地面沉降的情况,结合InSAR监测本身的特点,本文以永城市为例,选用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7景Radarsat-2 SAR图像,提出利用D-InSAR联合SBAS技术开展矿区地表形变监测,即利用D-InSAR监测矿区地面塌陷状况,SBAS监测矿区地面沉降状况。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永城市矿业开采、地质构造、地下水以及城市建设等资料认为,矿业活动不仅给开采面附近造成严重的地面塌陷,还造成了区域性的地面沉降现象。监测结果表明:联合利用D-InSAR和SBAS两种技术适合在矿区开展地表形变监测。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区域性地面沉降InSAR监测关键技术研究.[D].葛大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10
[2]   InSAR地面沉降监测精度分析与评价 [J].
汪宝存 ;
远顺立 ;
王继华 ;
郭凌飞 ;
王文杰 ;
焦学军 .
遥感信息, 2015, 30 (04) :8-13
[3]   河南永城煤炭矿区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J].
苏凯峰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4, 25 (01) :77-81
[4]   基于InSAR的济宁矿区沉降精细化监测与分析 [J].
王志勇 ;
张继贤 ;
黄国满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4, (01) :169-174
[5]   PS-InSAR技术在郑州市地面沉降调查中的应用 [J].
汪宝存 ;
李芳芳 ;
潘登 ;
焦学军 ;
程玉书 ;
李海平 ;
杨洪磊 .
测绘科学, 2013, (05) :43-45
[6]   永城市水资源管理之我见 [J].
王新永 ;
肖伟 .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2, (09) :54-55
[7]   轨道误差对InSAR数据处理的影响 [J].
杨红磊 ;
彭军还 ;
张丁轩 ;
李淑慧 .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12, 29 (02) :118-121+126
[8]   采用TerraSAR-X数据监测西安地裂缝形变 [J].
赵超英 ;
张勤 ;
朱武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2, 37 (01) :81-85
[9]   Land subsidence monitoring by D-InSAR technique [J].
Fan Hongdong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 21 (06) :869-872
[10]   2008年10月当雄MW6.3级地震断层参数的InSAR反演及其构造意义 [J].
冯万鹏 ;
许力生 ;
李振洪 .
地球物理学报, 2010, 53 (05) :1134+1141-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