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冀鲁豫农业村落民宅景观演化过程与机理

被引:21
作者
房艳刚
梅林
刘继生
胡亚娟
韩默然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文化景观; 农业村落; 乡村民宅景观; 冀鲁豫; 景观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摘要
在冀鲁豫三省选择3个不同特征的村落作详细案例,结合对其他村落的实地踏查,采用照片对比、平面示意图分析、访谈、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了近30年来该区域农业村落民宅景观的演化过程和机理。研究发现:30年来冀鲁豫农业村落的民宅景观经历了4个阶段的演化过程。民宅外观形态、样式、建筑材料与技术逐步现代化、去地方化,与泥土和自然的关系逐渐疏离。民宅内部格局的农业生产空间在经历了恢复和重组后逐渐弱化,生活空间的地位则持续提升,并逐步实现按代际、活动和性别的专门化和分隔化。家庭人口学特征是民宅演变代类差异产生的重要动力,家庭经济收入与民宅演变代类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人口流动对民宅演变代类差异的产生具有较明显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20 / 23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J].
刘彦随 ;
刘玉 .
地理研究, 2010, 29 (01) :35-42
[2]   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J].
龙花楼 ;
李裕瑞 ;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203-1213
[3]   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 [J].
刘彦随 ;
刘玉 ;
翟荣新 .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193-1202
[4]   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城市扩张的景观安全格局途径——以马岗村为例 [J].
俞孔坚 ;
李迪华 ;
韩西丽 ;
栾博 .
城市规划学刊, 2006, (05) :38-45
[5]   土地整理要重视文化景观和农民参与 [J].
蔡运龙 .
中国土地, 2004, (08) :21-21
[6]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自然观及其渊源 [J].
沙润 .
人文地理, 1997, (03) :29-33
[7]   宗法、禁忌、习俗对民居型制的影响 [J].
王其钧 .
建筑学报, 1996, (10) :57-60
[8]  
焦作地区农村居住建筑形态演变与更新研究[D]. 谢全明.北京工业大学. 2008
[9]  
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李立, 2007
[10]  
中国乡村研究[M]. 商务印书馆[美]黄宗智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