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逊凹陷北部苏仁诺尔断裂带在大一段垂向封闭性演化及其研究意义

被引:8
作者
付广
刘江涛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
关键词
大一段; 垂向封闭; 断裂面压力; 泥质含量; 苏仁诺尔断裂带;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6.04.002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为了研究乌尔逊凹陷北部苏仁诺尔断裂带在大一段的垂向封闭性演化,在分析其发育及活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断裂面压力和断裂带中泥质含量研究了其垂向封闭性。结果表明,该断裂带在大一段内均垂向封闭,且分布于整个空间。苏仁诺尔断裂带在大一段的垂向封闭性演化分析表明,乌39号断裂和乌76号断裂分别于伊敏组沉积末期和青山岗组沉积早期开始形成垂向封闭性,之后随埋藏深度增加,断裂面压力增大,断裂带垂向封闭性逐渐增强。苏仁诺尔断裂带在大一段内的垂向封闭性有利于油气在南二段的聚集与保存;断裂带的垂向封闭形成时期与烃源岩大量排烃期的匹配关系较好,有利于油气大规模富集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4 / 7+105 +10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断裂缝垂向封闭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J].
付广 ;
吕延防 ;
付晓飞 ;
苏玉平 .
天然气工业, 2004, (10) :20-23+3
[2]   断陷盆地源盖断时空匹配关系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J].
付广 ;
吕延防 ;
付晓飞 ;
孟庆芬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5) :17-20+82
[3]   逆掩断层垂向封闭性定量模拟实验及评价方法 [J].
付晓飞 ;
吕延防 ;
付广 ;
文慧俭 .
地质科学, 2004, (02) :223-233
[4]   复杂断裂带三、四级断层遮挡成藏研究与勘探实践——以东营凹陷中央背斜带为例 [J].
罗佳强 ;
隋风贵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5) :14-16+5
[5]   利用断裂填充物中泥质含量研究断层封闭性的改进方法 [J].
付广 ;
杨勉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2, (01) :1-4+6
[6]   柴达木盆地北缘典型构造断层封闭性与天然气成藏 [J].
洪峰 ;
宋岩 ;
余辉龙 ;
陶士振 ;
谭彦虎 .
石油学报, 2002, (02) :11-15+7
[7]   渤海湾盆地含油气层系区域分布规律与主控因素 [J].
赵文智 ;
池英柳 .
石油学报, 2000, (01) :10-15+3
[8]   断层开启与封闭的定量分析 [J].
童亨茂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3) :45-50
[9]   断层垂向封闭模式及研究方法 [J].
付广 ;
王朋岩 ;
孙洪斌 .
新疆石油地质, 1998, (01) :3-5
[10]   断层封闭性的定量研究方法 [J].
吕延防 ;
李国会 ;
王跃文 ;
宋广建 .
石油学报, 1996, (03) :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