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统计学的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时空变异性及气象因素分析

被引:34
作者
赵文慧 [1 ,2 ]
宫辉力 [1 ,2 ]
赵文吉 [1 ,2 ]
唐涛 [3 ]
唐明 [1 ,2 ]
机构
[1] 北京市城市环境过程与数字模拟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首都师范大学
[2] 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
[3]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Collegeat Buffalo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地统计学; 可吸入颗粒物; 时空变异性; 气象因素; 北京;
D O I
10.13671/j.hjkxxb.2010.11.002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大气颗粒物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已经成为我国北京等大中城市空气污染中的首要污染物.为分析北京市采暖期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水平及其气象因素的影响作用,以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0.3,PM3.0,PM5.0为研究对象,于2007~2009年采暖期间在北京市城区设立了93个采样点进行定点采样监测,利用地统计分析工具和指示克里格方法,模拟分析了北京市城区2007~2009年采暖期PM0.3、PM3.0、PM5.0的时空变异性,并建立起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与气象条件(风力、温度、湿度)的对应关系,由此分析气象因素对大气颗粒物污染水平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实验半变异函数符合具有块金值的球状模型;北京城区空气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水平自2007年以来污染程度与污染面积均呈减小趋势,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西南部,西北次之,近郊区污染重于城区;气象条件是影响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程度的重要因素,在不同年份不同气象因子对颗粒物的影响是不同的.但另一方面,由于污染原因季节冷暖程度的不同,气象条件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有不确定的一面,但仍可找到一些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2154 / 216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大气气溶胶粒径分布特征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分析 [J].
林俊 ;
刘卫 ;
李燕 ;
包良满 ;
李玉兰 ;
王广华 ;
吴伟伟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 (01) :1-5
[2]   近20年北京市城近郊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张菊 ;
苗鸿 ;
欧阳志云 ;
王效科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11) :1886-1892
[3]  
稳定气象条件对天津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J]. 梅鹏蔚.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6(04)
[4]  
稳定气象条件对天津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J]. 梅鹏蔚.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6 (04)
[5]   北京市区春季交通源大气颗粒物污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J].
刘大锰 ;
黄杰 ;
高少鹏 ;
马永胜 ;
安祥华 .
地学前缘, 2006, (02) :228-233
[6]   基于地统计方法的气候要素空间插值研究 [J].
岳文泽 ;
徐建华 ;
徐丽华 .
高原气象, 2005, (06) :974-980
[7]   北京市区春季燃烧源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水平和影响因素 [J].
刘大锰 ;
马永胜 ;
高少鹏 ;
黄杰 ;
安祥华 .
现代地质, 2005, (04) :627-633
[8]   北京城市化进程与热岛强度关系的研究 [J].
林学椿 ;
于淑秋 ;
唐国利 .
自然科学进展, 2005, (07) :882-886
[9]   气象条件对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J].
尹振东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5, (03) :46-47
[10]   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 [J].
朱能文 .
环境科学动态, 2005, (02)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