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血小板L-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的改变

被引:14
作者
王军
徐洪涛
姚星海
余静
姜智胜
石湘芸
唐朝枢
机构
[1] 解放军北京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生理学教研室
[2] 海军总医院心内科
[3] 北京医科大学基础心血管研究所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一氧化氮合酶;L-Arg-NO系统;
D O I
10.16439/j.cnki.1673-7245.1998.01.008
中图分类号
R544.1 [高血压];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23例)与健康成年人(14)例作对照,观察高血压时血小板(Pt)左旋精氨酸(L-Arg)-一氧化氮(NO)系统的改变及L-Arg转运的特征。方法微盘测定法测定血小板孵育液中亚硝酸盐(NO2-)的含量来反映NO产生量、ADP刺激下NO的产生量;采用张新波等建立的一氧化氮合酶(NOS)测定改良法测定血小板NOS活性;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测定血小板3H-L-Arg转运的动力学特征。结果EH患者Pt的NO产生量及NOS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用ADP刺激后,EH患者Pt的NO增加量仅为正常对照组增加量的60%,其L-Arg转运能力亦显著低于正常人(各浓度点P均<0.01)。最大转运速率(Vmax)仅为正常人的79%(P<0.01),而米氏常数(Km)则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高血压时Pt的L-Arg-NO系统存在明显异常,提示对EH患者,在降压的同时,联合应用改善L-Arg-NO系统的药物,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减少并发症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6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