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病毒的研究——抗坏血酸对血浆凝血因子的保护作用

被引:2
作者
蒋仁举
贾文祥
王泓
陈琪
曾蔚
张再蓉
马巨辉
机构
[1]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2]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亚甲蓝; 光化学法; 病毒灭活; 抗坏血酸;
D O I
10.13375/j.cnki.wcjps.2004.01.009
中图分类号
R457 [血液疗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抗坏血酸对亚甲蓝光化学法处理血浆时指示病毒灭活的效果 ,以及对部分凝血因子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CPE法评价病毒的灭活效果 ,用Clauss法测定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和一期法判定FⅧ :C的凝血活性。结果 在单采人血浆中加入 1μmol·L-1亚甲蓝和 2 4 0 μmol·L-1抗坏血酸 ,再给以 4 0 0 0 0lx荧光强度照射 6 0min ,VSV滴度下降 >8lgTCID50 ·ml-1,并且纤维蛋白原和FⅧ :C的回收率分别为 83.5 5 %和 81.6 7% ,比常规亚甲蓝 /荧光光化学法显著提高 (P <0 .0 1) ,而且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值在正常允许值范围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延长值也接近正常允许值范围。加入抗坏血酸和色氨酸可灭活病毒 ,而甘露醇不能。结论 在亚甲蓝光化学法中 ,抗坏血酸不影响病毒的灭活 ,而且对部分凝血因子有保护作用。因此 ,抗坏血酸可以有效提高单份冷冻新鲜人血浆的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不同光源照射含亚甲蓝血浆的病毒灭活实验 [J].
黄宇闻 ;
程庆文 ;
莫琴 ;
谢如锋 ;
张钦辉 ;
高峰 .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1999, (01) :43-45
[2]  
自由基医学基础与病理生理.[M].陈瑗;周玫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