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陵马坊滩渭河洪水变化研究

被引:10
作者
赵景波
李胜利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高陵渭河; 河流沉积; 洪水变化; 洪水深度; 气候变化;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6.06.011
中图分类号
P333 [水文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根据高陵渭河马坊滩河漫滩沉积剖面中的沉积层测量和147个样品的粒度分析和历史记载的年代资料,研究了西安高陵渭河距今1400~1100年间洪水和降雨量变化。高陵渭河古洪水沉积分层清楚,能敏感反映洪水的变化和短期降水量的变化,也能弥补历史文献记载的不足。粒度成分和粒度参数资料指示,高陵马坊滩厚约3.5m的河漫滩沉积剖面至少包括了9个颗粒成分不同的沉积层,代表了9个大洪水阶段;其中厚度大、粒度粗的第2、4、6、8层形成时的洪水规模比厚度小、粒度细的第1、3、5、7、9层形成时要明显大。这9个大洪水阶段均比2003年洪水大,第2、4、6、8阶段应为特大洪水阶段。根据沉积学原理和洪水沉积物粒度成分差异,可确定这9个阶段洪水规模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第2阶段>第6阶段>第4阶段>第8阶段>第3阶段>第1阶段>第5阶段>第9阶段>第7阶段。这9个阶段的洪水发生时河漫滩上的洪水深度均大于2m,当时洪水深度、洪水动力和规模均比现代洪水大,大洪水发生的原因应当是当年降水量的明显增加造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857 / 8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长江三峡库区中坝遗址地层古洪水沉积判别研究 [J].
朱诚 ;
郑朝贵 ;
马春梅 ;
孙智彬 ;
朱光耀 ;
王慧麟 ;
高华中 ;
王朋岭 ;
黄润 .
科学通报, 2005, (20) :58-68
[2]   我国江河洪灾成因与减灾对策探讨 [J].
熊治平 .
中国水利, 2004, (07) :41-42
[3]   洪水灾害特性变化分析 [J].
向立云 .
水利发展研究, 2002, (12) :44-47
[4]   黄河水量明显减少对下游河流地貌的影响 [J].
李有利 ;
傅建利 ;
杨景春 ;
倪晋仁 .
水土保持研究, 2001, (02) :7-12
[5]   历史时期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 [J].
朱士光 ;
王元林 ;
呼林贵 .
第四纪研究, 1998, (01) :1-11
[6]   长江三峡及江汉平原地区全新世环境考古与异常洪涝灾害研究 [J].
朱诚 ;
于世永 ;
卢春成 .
地理学报, 1997, (03) :78-88
[7]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波动与重要事件 [J].
施雅风 ;
孔昭宸 ;
王苏民 ;
唐领余 ;
王富葆 ;
姚檀栋 ;
赵希涛 ;
张丕远 ;
施少华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2, (12) :1300-1308